第37章 談判

  等林陽想起考試的時候,已經英語考試結束瞭,讓他覺得很遺憾,不過前邊主要的都考瞭,林揚早早的給蘇賢淑打瞭一個電話讓她別擔心自己。

  第二天林陽出現在教室的時候,以阿胖為首的代表,都嘩嘩鼓起掌,好像在歡迎英雄的歸來,讓林陽覺得風光無限,接下來幾天到沒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白晶不是報告那事的進度。

  終於白晶將一切準備工作做好瞭,為瞭讓林陽鍛煉一下,白晶讓林陽去做最後的談判。

  林陽換上上次陳清然給他買的西裝心到正好用上,5:

  35林陽看瞭一下表,揚步進入茶室。

  之所以選在茶室見面是白晶告訴林陽喜之美食品有限公司的老總郭啟明對茶道相當有研究。

  喜之美是中原大地上食品行業的龍頭老大,所以林陽對郭啟明深感敬意。

  沒想到的是,當林陽和白晶到達茶室的包間時,卻看到郭啟明已經坐在那裡悠然的擺弄手裡的茶具。

  白晶微笑著說道:“郭總,真是不好意思,沒想到還讓你等我,不過我們這也不算遲到吧。”“白小姐客氣瞭,我喜歡和有時間觀念的人打交道,當然我自己也就得做一個有時間觀念的人。”

  他的回答充滿著幹脆和堅定。

  “郭總說得對,守時是一個人非常基本的品德和素養。”“這位就是要和你談判的對象——林陽。”

  白晶介紹到。

  兩人又是一陣寒暄,待坐定之後,郭啟明拿起茶具給林陽倒茶。

  從他倒茶的嫻熟動作可以看出,這個人對於茶道定頗有一番研究,無論是手法還是註水的動作都無可挑剔。

  這一點又讓林陽對這個牛人進一步的充滿瞭好奇和敬畏,從白晶給他的資料裡可以看出白晶也對這個人很佩服得,對茶道頗有研究的人,往往都具有“運籌帷幄”的大將風度,尤其是一個商人。

  林陽的記憶中趙復對茶道也頗有研究,於是自然免不瞭拿話恭維郭啟明一番,而郭啟明對於林陽的恭維則隻是抱以瞭親切謙和的笑容,沒有做一些客套的回答。

  這樣一來,林陽反而有些尷尬,看瞭一眼白晶誰知道她拿定主意一言不發,讓林陽盡情的發揮,於是林陽隻能滿心希望能夠盡快進入今天會面談話的主題。

  令林陽期待的正式談話終於展開。

  “林先生,看來你對我很有研究呀,連我喜歡茶道都知道。”“郭總見笑瞭,”他直直的說出這句話,林陽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我們的時間都很緊,你要給我看的東西呢?”

  他倒是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究。

  林陽打開皮包,把整理的材料遞給他。

  他一言不發的看著,手指微微的在桌子上敲動,好像斟酌著什麼。

  終於他抬起頭笑道:“林先生的計劃很誘人,但是卻像一個空中樓閣,雖然很華麗但是卻隻是幻想。也許我這個人骨子裡比較守舊,個人傾向電視機比較可*。”“郭總應該知道,作為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人們對電腦的感興趣程度完全大於電視機。而且……”

  林陽話中略微停頓瞭一下,想吸引他的註意力:“在電視上作廣告的花費遠遠要比這個多。”“可是人流量呢?在電視上做過廣告,如果是黃金時段,收視率要遠遠大於你說的所謂遊戲中的廣告。”

  郭啟明吹瞭吹茶葉,又放下,笑著望著林陽,好像絲毫不為之所動。

  “郭總認為貴廠的產品顧客對象是面對青年人還是老年人。”

  林陽也端起已經有些涼的茶,喝瞭一口。

  他不知道林陽是什麼目的,隻是用手輕輕的攪動碧綠色的液體,臉上帶著禮貌的微笑。

  “既然郭總不願意回答,我替你說瞭,貴廠的產品對象主要是青年人,還有一部分小孩,對嗎?”“看來許先生對我們公司瞭解的很透徹呀。”

  郭啟明抬頭望著林陽,目光直視他得眼睛,好像要看穿林陽的底牌。

  “郭總說笑瞭,我也是貴公司‘三金’酸乳系列食品的愛好者,當然對這個有所瞭解。”“這個和你剛才說的有關系嗎?”

  他反問到“有,據我瞭解,現在在黃金時段看新聞或者經濟金融的有42。5%是老年人,34。

  7%的是中年人。真正的年輕人隻占到16%左右,餘下的才是小孩。”

  林陽把統計結果遞給郭啟明:“這是權威專傢的調查,我從網上查閱的。”

  郭啟明伸手接過去,認真的思考,睿智的眼睛不是閃光。

  “林先生的統計很有說服力,我答應你。”

  良久他抬起頭,終於說出瞭一句令林陽興奮的話。

  “不過在廣告費用方面差價太大瞭,三十萬。這個我無法接受。”“一天二十四小時全方位的宣傳一個月郭總認為費用高嗎?”“可是你要知道你這隻是地域性的宣傳……”“郭總完全錯瞭,”林陽打斷他的言論:“當年雙匯第一次在天安門做廣告引起的連鎖反應郭總應該知道吧。這或許是大同遊戲中的第一個全天候廣告,將來帶來的效果自然不用我多說,我相信郭總一定比我更瞭解。”

  當年雙匯集團得知“逛北京、愛北京、建北京”大型旅遊文化活動將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幕式時,就已經醞釀著要制造一起轟動全國的特大新聞瞭。

  於是,“雙匯”派出最得力的公關人員,終於以1個氣球1萬元的價格,成功地贏得瞭北京市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

  當領導同志還在為組委會人員“反正開幕式活動需要動用氣球助興,何不在氣球下面掛個企業名字的條幅而多收入12萬元”的做法深為贊許時,並沒有意識到建國以來企業廣告首次進入天安門將既成事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新聞界的渲染,參加“逛北京、愛北京、建北京”活動開幕式的人們,最多隻能回憶起當時有彩色氣球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這個經典的拋磚引玉范例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好,我答應你。”

  郭啟明說道。

  “這是合同你看看。”

  林陽從兜中掏出早就擬訂好的合同。

  他看瞭看具體的條文,就用筆簽上自己的名字,似乎松瞭一口氣:“原來林先生早就預料到我會同意的?”“呵呵,在這麼好的條件面前郭總沒有理由拒絕。”“許先生不怕我反悔嗎?我們可是在沒有公證人的情況下簽的合同。”“我對郭總信得過,如果這次合作非常成功的話,會有更大的驚喜等著郭總。”

  其實林陽想說他的後招就是郭啟明敢耍賴,林陽就在《大同》遊戲的第一樓上立個大牌子,不分晝夜的宣傳**酸乳食垃圾。

  “那我就拭目以待。”

  和聰明人談話就是不費氣力,顯然他也意識到這其中的價值。

  白晶整個過程中一言不發,她暗自佩服林陽的眼光,她原來把談判的價格定在20萬,還以為郭啟明可能不會答應,誰知道林陽把底價提到30萬,最後竟然說服郭啟明答應瞭,他談判時的從容不迫,讓她也從心底佩服。

  尤其是林陽的準備工作有許多她都不知道,沒想到用幾張紙就讓郭啟明無法反駁,這一瞬間白晶覺得自己永遠屬於自己的主人瞭。

  “不知林先生在哪裡高就,對我公司有這麼透徹的理解?”

  郭啟明簽完合同問道。

  “呵呵,其實你叫我同學更加合適,我還在上高三呢?”

  林陽笑著撓瞭撓頭。

  “你還是學生?”

  郭啟明瞪大眼睛,一向鎮定自如的臉上露出一幅難以置信的色彩,自己竟然給一個學生談判瞭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