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和阿離回來的時候藤吉魯已經去瞭上落水,阿離怯怯的如剛過門的媳婦。

  我帶著阿離一一和藤吉魯的傢人打過招呼,在火塘邊,老婆婆問怎麼昨兒不見阿離?我說:“這是我新媳婦,昨兒和媳婦拌嘴瞭,她惱著我。”阿離聽我這麼說,臉紅紅的藏在我身後。老婆婆看看我,又看看阿離,咪咪地笑,那笑容裡仿佛有無限深意。

  白天,下落水的男子或者年輕的女子都到上落水兜攬生意去瞭,中老婦女呆著持傢。每傢每戶的豬槽船也去瞭上落水,他們的經營方式很有意思——至少我看來很特別。每傢出一個人一艘船,所有的遊客上船都不直接和船主打交道,而是和類似村長的人談價並且把錢交給他,每傢每戶的船排著隊等待。最後收工的時候無論你有沒有載客,都能平分到所有的收入。類似於共產主義的分配方式,避免瞭很多旅遊點那種搶客現象。

  本來想租艘船和阿離漫遊瀘沽湖的,可惜這計劃落空瞭。然而我又覺得能夠避開社會的許多紛爭,就那麼躺在草地上,就那麼把手伸在湖水裡,就那麼躲在樹木下。聽聽風拂過水面的聲音,聽聽魚兒跳起來透透氣的聲音,聽聽阿離在耳邊呢喃的聲音。這一切,多麼真實地存在著。

  阿離又象初初見著她時的活潑。有時候拼命地和我抬杠,有時候卻像小孩子一般天真。和那時候最不一樣的地方是無緣無故地透出新嫁娘的嬌羞。以前我取笑她的時候她必定針鋒相對,而此時,同樣也是,隻是有時候卻無端地低下頭掩蓋鋒芒,流淌著羞答答的女兒姿態。每逢此時,毫無例外,我必然怦然心動。

  阿離,如果我向你求婚,你會不會嫁給我?

  我淡淡地想,淡淡地歡欣,淡淡地惆悵。

  “阿郎,我們能在這過一輩子,該多好。”遠離村莊,在瀘沽湖的另一面,面對著清澈的瀘沽湖,阿離說。

  “是啊,我們生一大堆兒女,那才叫好。”我接口說。

  “生一大堆?你養啊?”

  “哎喲,別說一大堆孩子,就是養活你和我都有困難。”我說。

  “哼,就知道你不敢面對陌生的環境。”阿離擺出不屑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