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捷和國內眾多的學習尖子一樣,在國內一流的大學畢業後,申請到瞭美國加州的伯克利大學,寒窗苦讀瞭幾年之後,順利地拿到瞭博士學位。盡管他是有機會去申請當一些北美的大學的助理教授等職位,但他對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不是很有信心,就直接在矽谷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瞭。
以李志捷的學識和才能,在矽谷找一份工作是一件不難的事情,在工作安定下來以後,李志捷才發現個人問題遠比學業和工作問題要難辦得多。矽谷典型的是「男多女少」,雖然這裡陽光和沙灘都很好,但生活中沒有伴侶,總是心有不安。
大學時代,和自己高中的一位女同學一直保持著比較密切的書信聯系,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女朋友關系,但書信往來頻繁,互有好感是肯定的。初到美國的時候,李志捷試著通過書信想和這位女同學表白,並確定兩個人的戀愛關系,因為在那個時候,他舍不得花錢打國際長途電話,一方面,那時的話費實在是貴,另一方面,他也怕他的女同學在電話中直接拒絕他,會讓他覺得很沒有面子,怕傷不起,所以也就一直沒有撥打。
往來幾次的書信,女同學對李志捷所提發展關系的建議幾乎視而不見,一直沒有給予正面的回復,後來,李志捷還發現這位同學給自己回信的時間和頻率是越拖越久,信裡的內容也越寫越少瞭,直覺告訴志捷,他們之間發展關系的可能性是越來越低瞭。
雖然志捷心裡有很多不舍,盡力多寫信去挽留,但也沒有成效,這也讓李志捷難過瞭好一陣子。當他有一天收到這位同學的最後一封信,暗示志捷她自己有瞭確定的男朋友後,志捷明確知道這事是徹底沒救瞭。想發展異地戀,完全沒瞭機會,雖然自己當時的內心是非常的失望,好在他們身處兩個不同的國傢,志捷的這份感情被時間給慢慢地洗刷、沖淡瞭。
初到自己心中向往的美國,李志捷在很多方面都感覺到新鮮和新奇,校園裡的氛圍更多地是感覺到自由和隨性,圖書館是自己平日裡常去的地方,那裡的學生們有著千奇百怪的各色坐姿,有歪坐在沙發上的,有把腳連鞋直接放在書桌上的,還有在窗戶邊躺在地上看書的,等等,這和我們常說的要保證坐姿,愛護眼睛幾乎是完全搭不上邊的。
美國校園裡,T恤衫、大短褲和人字拖鞋是最常見的裝備,幾乎是一年四季都見得到。這類東西常年用得到,即便是冬天,公共場所內和房間裡的暖氣都很熱,經常見到穿著T恤的人們。在春夏交替之際,校園裡的綠色草坪上到處可以看到身著比基尼躺著曬太陽、看書或者休息的女孩們,她們有的甚至脫掉外衣,裸露著後背,享受著陽光,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早就司空見慣瞭。
李志捷適應瞭大學環境後,曾經交往瞭一位白人女孩,相處瞭不到一年的時間,感情方面沒有找到太多感覺,更多的提高好像是在英文水平方面。白人女孩的外向大方和李志捷的內向矜持形成瞭比較大的反差,交往過程中,除瞭擁抱接吻外,白人女孩也給瞭李志捷一些同床共枕的機會,但他還是心虛,一直沒敢去接受。最後白人女孩覺得志捷有些窩囊,甚至懷疑他的生理方面是否有問題,一氣之下,就憤然離開瞭他。
在矽谷浸泡瞭幾年,李志捷確實發現瞭,要找到一位自己喜歡或者中意的亞裔女孩要比買中六合彩還難。丁玲的出現的確是讓他眼前一亮,志捷非常清楚以丁玲的條件,自然有很多人回去追求,但他也要加入這個追求的隊伍中,萬一自己真的撞上大運呢。
和彼得的約法不同,雖然志捷的確也在美國生活瞭很多年,但畢竟不是土生土長,所以志捷約丁玲出來,更多的是參加一些華人的聚會活動。在舊金山灣區的七百多萬人口中,華裔的人數已有五十萬左右,雖然仍屬少數族裔,但華人在美國西部已成一隻重要的社會力量已是不爭的事實,華人特色的聚會有別於白人的形式,自成一派。
矽谷的這些華人青年才俊,大多和李志捷的背景差不多,就是畢業於國內的知名高校,擁有美國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以這些專業人士為主體的華人團體經常組織一些諸如爬山、騎自行車、球類比賽,以及各種聚會活動,這些活動都比較溫和,不那麼激烈刺激,東西方文化的基因和傳統是不同的。
盡管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作為華人要真正意義地融入西方世界和生活,的確很難很難。很多時候,華人們不自覺地就會相互抱團取暖,自娛自樂。李志捷的很多潛意識想法亦不過如此,當然這樣的意識和想法在美國這樣的多元社會裡,完全沒有問題。
和李志捷一起參加這些活動,丁玲沒有特別的感覺,除瞭親切以外,沒有給她帶來更多大的新鮮感。當然,李志捷是不這麼看,他把丁玲的應約自己就把它等同為丁玲是答應和自己交往瞭,在這些所謂的非正式社交場合,籠統、模糊地介紹丁玲是自己的朋友,在矽谷這種男性比女性多很多得地方,用朋友這個詞來表達男女關系,本身就是比較曖昧的。丁玲給力志捷留著面子,沒有去反駁什麼。
除瞭彼得和志捷外,還有那麼三、四位條件不錯的白人青年也經常在主動地邀約丁玲參加各種不同的聚會,在時間上錯得開,避免瞭相互撞車的情況下,丁玲也會受邀和這些白人一起去活動,原因隻有一條,就是給自己有認識更多才俊的機會。不過,丁玲自己心裡也知道,眼下的階段,她是把彼得和李志捷作為結婚候選的考察對象,在悄悄地重點培養,找一些感覺,雖然彼得和李志捷完全都不知道丁玲的真實想法。
相比於和彼得交往的主動,丁玲在處理和李志捷的交往過程中,就會被動一些。丁玲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但由於在和他們兩個人眼下的相處階段都沒有挑明定位,還是像普通的男女朋友在交往,或者說比這種關系稍稍的往前一點,沒有太特別的。
華人的聚會有時會顯得非常的實際和現實,由於大傢的文化背景、語言和生活習性方面幾乎沒有隔閡和障礙,所以交流起來非常融洽,但交流的主題有時非常的世俗,例如,張三最近在申請綠卡瞭,李四又跳槽到另一傢更牛的公司瞭,王五準備回國創業瞭等等,有時也會噴一噴國際形勢和政治格局等話題,東西南北、天南海角的雜事都能扯在一起,現實和八卦的話題都有,有時能也讓這幫人討論得樂此不疲,當然更多的是在一起聊天解悶。
李志捷和彼得的社交圈子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彼得的圈子是完全西化的,透著洋氣,這當然是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彼得是屬於「黃香蕉」一類的人,即是長著黃皮膚的臉,但受的是洋人的教育。而李志捷的圈子,幾乎是純正的中國傳統文化,圈子中的主體都是成年後去美國求學和工作的,雖然顯得土氣一些,但鄉裡鄉親的,倒是感覺親切。
丁玲遊走於兩個不同的圈子之中,感覺是不同的,不同的圈子,裡面的內涵是不同的,各有利弊,雖然不能明確說出哪個圈子更好,但她心裡的傾向性是已經有瞭,隻是丁玲不能確定能不能進到自己希望的那個圈子,或者說被那個圈子的人們所接受。
盡管對丁玲心有好感,李志捷也不敢近距離向丁玲表白自己對他的愛慕之情,他生怕萬一表達不到位,被丁玲一口拒絕,那就可能連見面聊天的機會都沒有瞭,所以這方面他處理起來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很多時候,在公共場合與丁玲見面,都裝作是不經意地碰見,言談舉止中有東方人典型的那份矜持。
作為自己暗地裡考察的對象,丁玲對李志捷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能夠想象得到的,畢竟大傢的文化和價值觀基本是查不多的。隻是因為有彼得在身邊,丁玲希望有一個比較自然的過程來瞭解李志捷。所以,她在和李志捷交往過程的具體節奏方面拿捏得比較從容。當然,為瞭公平起見,她決定還是給李志捷一點機會,周末自己主動約他一起去看電影,看看他的表現怎樣,藉此機會多瞭解一點他。
頭一遭得到丁玲的主動邀約,李志捷好像中瞭大獎一樣,興奮不已。他急忙去張羅著購買電影票,周末電影開場之際,又是買冰激凌、爆米花、可樂和橙汁等零食,把能買的吃的全都買瞭,可著勁的張羅著。丁玲的情緒也很好,在電影放映的過程中,志捷摸著黑主動去拉丁玲的手,丁玲也沒有回避,再到後來,志捷的右手從丁玲後背右側的腋窩下伸入,把手輕搭在丁玲右前胸下,把丁玲的身體輕輕地往自己的身上拉近,丁玲故意裝作沒有感覺,悄然地配合著他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