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把賈府的妹子“一網打凈”,宋清然特意命人從王府中送來食材,來賈府這些天來隻見到過王熙鳳、史湘雲、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
林黛玉、薛寶釵、秦可卿、李紈等妹子則一次未見,宋清然便想借著這次宴請都識個遍。
回到顧恩殿,宋清然想著惜春的禮物,十來歲的小女孩定然是不會喜金玉器物,思瞭片刻便有瞭主意,宋清然回書房,用筆畫瞭張卡通人物模樣的大頭娃娃,隻是眉眼容貌有幾分惜春的影子。
吹幹墨跡,便叫來晴雯。見晴雯這幾天仍是見到自己就臉上羞紅紅的,知她應是那晚偷聽床戲被自己察覺,臉嫩不敢面對,便走到晴雯面前,一手摟著晴雯腰身,一手托著她的後背把晴雯拉近身前,用額頭抵著她的前額,在晴雯驚慌的目光中說道:“這都幾天瞭,還這麼害羞,爺又沒怪你。”
晴雯雖為丫鬟,卻向來潔身自好,嬌養十六年的身子從未被男子碰過,此時被宋清然抱於懷中,小腹被一根半硬棍子抵著,櫻唇與宋清然的嘴角相隔咫尺,隻覺眼濕體軟,小心兒嘭嘭地跳個不停,想躲開躲不瞭,想推開又不舍,隻得閉著眼睛,顫動著長長的睫毛,等待未知發生。
宋清然知她性子,此時如是強要於她也是可行,隻是這麼強要過於草率,也少瞭調教之樂,便隻輕吻一口晴雯的翹唇,見晴雯並未躲閃,內心悶騷的嘿嘿一笑,總感覺這小晴雯好像有M體質,更是稀罕,準備過些時日慢慢開發。
便決定先放過她,用手挑起晴雯下巴,用牙輕咬瞭下晴雯的嘴唇,隻覺晴雯嚶嚀一聲,有些軟在懷中,更是確信,便輕聲問道:“小晴雯,喜歡爺嗎?”
晴雯不會作答,隻是輕“嗯”一聲。宋清然哈哈一笑,得到想要的答案,便放過晴雯,調笑道:“改天好好吃瞭你這個小妖精,先說正事。”
晴雯總算脫困,不知怎地,渾身又軟又濕,總想讓王爺咬的更重一點,摟的更緊一些。聽到宋清然說要做正事,方收起漣漪,福身聽令。
宋清然邊幫她整理鬢角亂發邊說:“幫我縫制一個大頭娃娃,娃娃容貌比著畫像來繡……”林林總總地向晴雯交待清楚,又香瞭一口,才滿意的回到臥房。
轉眼到瞭八月初一,元春知道宋清然今個兒宴請,也早早的起床,由著抱琴梳妝一番,雖是便服,頭發仍按王妃式樣盤起,插瞭支鳳翅金步搖,襯托出搖曳風姿。
巳時剛過,便陸續來瞭客人,首先到來的是一年輕婦人,牽著一四五歲幼子,走近才見婦人面容:臉如鵝蛋,眉如柳枝,眼似星辰,身穿寬大白素衣衫,不用珠寶,不施脂粉,不挽華髻,卻身段窈窕,胸慫半圓,淡雅安穩之中透出青春少婦之韻味。
宋清然心中一想,便知應是李紈瞭,但見那婦人走近後福身一禮,輕綿聲音說道:“民婦李紈見過王爺,給王爺請安。”
宋清然起身還禮道:“紈嫂嫂,不必客氣,以傢禮相見便可。”說罷便命晴雯回書房取出準備好的禮物。
片刻便見晴雯抱著一摞書本回來,接過後送與李紈說道:“這是一套宮定線裝《四書五經》,早聽聞紈嫂嫂盼子成龍,此書送與賈蘭,祝子早日金榜題名。”
李紈是榮國府賈傢長子賈珠遺孀,生子不久賈珠就因苦讀病逝,自此李紈便緊守遺子,不碰是非,不參宴請,把自己整得如同死灰槁木一般,但心中最大的執念便是幼子能金榜題名,瞭卻其父親遺願。
宋清然自是知道原由,才會用心準備此等禮物,看到李紈感動收下,方笑著讓下人領李紈和賈蘭進廳入坐。
隨後便是賈迎春領著惜春前來,二人同宋清然見禮後,宋清然親自去瞭書房,抱瞭一個半人高,用宣紙罩著的物品出來,走到惜春面前笑著說:“清哥哥說過要送你滿意的禮物,定不會食言,這便是送與惜春妹妹的,看看是否喜歡。”
賈惜春接過和她同高的禮物有點蒙,就連已在廳中小大人般安坐的賈蘭都被吸引過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大的禮物,便在迎春和賈蘭期待的目光中拆開宣紙,入眼是一個坐姿的佈娃娃,頭大身大,雙眼更大,一副憨萌動人的表情,隻是細看與身邊的惜春有七分相似,娃娃背後秀著一行小字,上書‘願惜春妹妹健康快樂成長,永遠容顏俏麗’很白話,對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來說卻很動聽。頓時讓惜春忘瞭路上迎春的教導:‘要保持淑女形象,切不可失瞭賈府的教養’的叮囑。高興的呀呀叫著,抱在懷中一刻不願撒手,連忙跑到宋清然身邊對著他的臉上就送去一個香吻。
直到發現大傢都在看她,方想起對方是個成年男子,羞的左手牽著迎春,右手抱著娃娃快步走進瞭廳內。
快到午時,史湘雲和探春也至,剛與二女見禮後,殿外匆匆跑進一名太監,到見宋清然下跪行禮道:“王爺,皇上有要事召您速進宮。”
宋清然心中暗道晦氣,這個時辰空著肚子進宮。不過也沒辦法,進廳向眾人說明原由,便由晴雯服侍著換上朝服,帶著太監宮女急匆趕赴皇宮。
進瞭大內,三閣、六部、八公、兩位皇子、軍機處大臣早已到齊,個個面色不善。宋清然心中思量,這是有軍中大事瞭,連軍機處的人都來瞭。
此時也不容他多想,快步上前,下跪給順正請安道:“兒臣見過父皇,父皇萬歲萬萬歲!”
順正皇帝見宋清然到瞭,面色稍好,淡淡道:“嗯,燕王也到瞭,坐吧。”
接著對軍機處大臣劉海忠說,“人已到齊瞭,你來對燕王說說情況吧。”
劉海忠轉身向宋清然施一禮道:“燕王殿下,剛接到邊關快馬奏報,胡人番王察哈爾機率十五萬鐵騎寇邊,大寧府軍告急。”
宋清然點瞭點頭,表示知道瞭。
內閣首輔趙塘江見順正點頭示意便首先開口道:“即已如此,各位大人就此事議議吧。”
劉海忠是軍機大臣隻得先道:“往年胡人雖也偶有寇邊,多是掠奪一番便就離去,像此次人數如此眾多,卻屬首次,臣聽聞西北地區近年來時有幹旱,想必是胡人缺糧,匯齊共同劫掠,臣建議從寧夏衛、廣西衛及京營各調一支人馬,湊足十萬,急援大寧府,大寧不容有失啊!”
順正帝又問:“領軍將領由誰擔任合適?”
趙王宋清仁緊跟著出班奏道:“兒臣願領兵前往。”
戶部尚書汪則倫出班啟奏道:“啟奏陛下,如十萬軍兵同赴大寧府的話,還需征發數十萬徭役、民夫運送物資糧草,恐怕戶部糧餉有此吃力。”
順正問道:“戶部能撥多少糧餉?”
汪則倫道:“除去撥付部分縣的賑災款,戶部隻能撥出二百三十萬兩左右。”
趙塘江略微一算,就知二百三十萬兩是有很大缺口,隻是眼下情形是太子黨要給趙王使絆子,見牽扯奪嫡,便緘口不言。
太子則出班奏道:“父皇,兒臣以為,兵貴在精不在多,胡人雖說號稱十五萬鐵騎恐怕也隻是個虛數,且又由各部臨時組成,寧夏衛、廣西衛歷來是邊軍中的精銳,這兩衛兵馬抽調六萬人,加上徭役和民夫,二百三十萬餉銀應是夠用。”
太子自是有心中打算,一來不想讓趙王帶走京中人馬,這樣隻會讓京營和趙王走的更近。二來人少瞭點,趙王自不敢全力迎戰,到時戰事不力,自己便可讓人參他一本,還可再安排身邊將領帶京營出戰。
兵部尚書李衛見順正心中猶豫,啟奏道:“皇上,不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以六萬步兵加上四萬廣寧守軍對敵十五萬鐵騎,稍有不慎就會有兵敗,如若戰敗再去增援已晚矣,將動搖國本。”
順正帝點頭道:“李愛卿所言甚是,十萬援軍是要備齊的,隻是糧餉方面,眾愛卿有什麼良策?”
太子奏道:“啟奏父皇,以往征發民夫時,糧餉多被地方層層克扣,路上損耗也上報過高,有時占比接近五成,兒臣建議此次征發民夫由一個放心可靠之人全權統領前往,定能為朝廷節約糧餉,支援廣寧府。”
順正深以為然,點頭稱是,誇贊道:“太子太子還是很有見地的,又能忠君愛國,朕心甚慰。”便問道:“以你意見派誰前往總領民夫後勤合適?”
太子回道:“兒臣以為三弟燕王最為恰當,三弟貴為皇室子弟,自不會去貪墨錢糧,又是清仁胞弟,定會鼎力協助二弟。”
宋清然本以為太子會自薦或安插手下前往,一來可以爭些軍功,二來可以隨時給趙王使絆子。卻沒想到會推薦他,愣瞭半天才想明白,自己被太子算計瞭,以眼下情形,決不是使絆子的時候,此次增援危大於利,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既然太子去無利可圖,讓宋清然這個荒唐王爺去,路上有些差池,自是可以坑下趙王,順帶坑他。自己想必早被太子貼上趙王黨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