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观音传奇>★、吳翁巧遇孫大聖,觀音尋找取經人

★、吳翁巧遇孫大聖,觀音尋找取經人

  話說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每天不是烈日暴曬,就是風吹雨打。沒吃沒喝,餓瞭隻能吞咽砂子石頭,渴瞭就伸出舌頭舔舔身下在自己的尿液裡的浸泡過的泥土,三天兩頭還要受到在附近玩耍的孩童和路過的小妖怪們的嘲笑和欺侮。

  剛開始時,他整天咒罵玉帝,太上老君,如來,觀音等人。罵他們卑鄙無恥,罵他們不講武德,咒他們不得好死,死後淪為豬狗,等等。到後來,他罵累瞭也活膩瞭,心想死瞭算瞭。可是,想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已經鑄就瞭他的金剛不壞身,一般的刀槍劍戟棍棒斧頭都傷不瞭他一根毫毛。隻是,他整天被五行山壓得直不起腰來,縱有千萬均力氣也使不出半分,成瞭一個想死都死不成的可憐蟲,窩囊廢。

  忽然有一天,山下來瞭一個長相猥瑣,穿著邋遢,留著一撮山羊胡子的老頭。那人自稱姓吳,名叫吳承恩。他說自己傢裡遭逢大難,不得不遠離故土,穿越時空,來到東土大唐。如今舉目無親,住在山下的村莊裡,靠給人寫傢書對聯借據地契來換口飯吃。

  吳老頭見到孫悟空被孤零零地囚禁於此,覺得怪可憐的,就天天上山來陪他,跟他聊天解悶兒。孫悟空曾被玉帝封為齊天大聖,那是何等的風光,他哪裡看得上這個姓吳的糟老頭子?何況這傢夥說話囉裡八嗦,喜歡使用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詞句,他說的那些事情聽起來也莫名其妙。老孫斷定這老頭不是本地人,也不像是任何一個其他地方的人。他因為心情不好,沒有興趣聽此人嘮叨,經常沒等老頭說完就自己睡著瞭。

  可是漸漸地,孫悟空習慣瞭吳老頭的言辭語句,能聽懂他說的那些話瞭。這傢夥是在給他講故事,那故事還編得十分精彩,也頗為感人。最令孫悟空驚訝的是,故事裡的情節他一點兒也不陌生,因為他自己就是故事裡的主角!吳老頭從開天辟地石猴問世說起,說到美猴王怎麼歷盡千辛萬苦乘木筏去海外拜師學藝,成瞭菩提祖師的徒弟孫悟空。又說到孫悟空去東海龍宮跟老龍王索要寶貝,得到瞭威力強大的如意金箍棒。隨後他又去陰間地府打探自己的陽壽,跟閻王爺起瞭爭執,他一氣之下銷毀瞭閻羅殿裡的生死簿。他與托塔李天王的那一場大戰,打得十萬天兵屁滾尿流,逼得玉帝派太白金星前來招安他,封他為弼馬溫。孫悟空嫌官職太小,再次反出天庭,這一次玉帝隻好將他封為齊天大聖。再後來就是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偷盜仙丹,掀翻瞭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大鬧天宮,直至引出瞭跟他一樣厲害的二郎神。最後他被二郎神和太上老君聯手打敗,佛祖如來親自出手,將他鎮壓在此五行山下!

  聽瞭這些故事,孫悟空的心裡好受多瞭。原來自己的這一生過得如此轟轟烈烈,足以讓子孫後輩們頂禮膜拜瞭。‘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傢’,這麼一句震撼古今的豪言壯語,除瞭俺老孫,誰人嘴裡能說得出來?要是我老孫還有出頭之日,一定饒不瞭如來佛那個混蛋。

  在他的仇人中,他最恨就是如來佛。他整天皮笑肉不笑的,一看就是一個假仁假義的小人。玉帝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太上老君這老頭倒是挺實在,而且本事大,悟空不得不服。至於觀音菩薩,悟空很難恨得起來。近年來觀音常常出現在他夢中,每一次她都在塵世中奔波,拯救那些沉迷於功名利祿榮華富貴酒色財氣的蕓蕓眾生們。悟空心想,或許她真是一位有慈悲胸懷的好人,她什麼時候來拯救一下我老孫呢?

  “吳老頭,你這故事後面還有嗎?”他盯著吳承恩的臉問道。原來他覺得這老頭子長得一無是處,現在卻怎麼看他怎麼覺得順眼,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潘安再世,宋玉重生瞭。

  “後面的故事我還沒有開始編呢。”老頭子攤開兩手,答道。

  “那你還愣著幹嘛?趕快編啊!”老孫有些急瞭。

  “這可由不得我姓吳的。到現在為止,我編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大聖您身上的事情。如今您被壓在這五行山下,我總不能說英勇無敵的孫大聖,成瞭一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可憐蟲吧?即使我把故事編出來瞭,也沒有人喜歡聽啊。”

  “那個,吳兄弟。實話跟你說,如來那王八蛋雖然該死,他的本事還是有幾分的。老孫我被他壓在這五行山下,一時半會兒也不得脫身。你還是勉為其難地接著往下編吧,你覺得怎麼好聽就怎麼編,就當俺老孫求你瞭。”論年齡,這吳老頭給他當玄孫都不夠格,現在為瞭聽故事,美猴王已經願意和他稱兄道弟瞭。

  吳承恩見他實在是可憐,就又接著往下編故事。隻是這一次有些不一樣瞭,因為故事是新編的,孫悟空並沒有經歷過,他對裡面的情節頗有不滿之處,覺得吳老頭把他說得太窩囊瞭。有時候在吳老頭給他講故事的時候,他會當場表示不服,兩人臉紅脖子粗地爭得不可開交,鬧得彼此很不愉快。好在他們都不會記仇,第二天就會把前一天的爭吵給忘得一幹二凈。吳老頭繼續給他講新編的故事,他也繼續興致勃勃地往下聽。

  大約半年後,吳承恩終於把故事編完講完瞭,還據此整理出瞭一本書,名叫《西遊記》。他來向孫悟空告辭,說是要去各地的名山大剎遊玩。孫悟空雖然有些舍不得,也隻好與他灑淚而別。

  吳承恩走後沒幾天,一位絕世美人從天上而降,來與孫悟空相見。他馬上認出她來瞭,這不是觀音菩薩嗎?心中暗想:難道她聽見瞭俺老孫心裡發出的呼聲,真的來拯救我來瞭?

  平心而論,觀音菩薩也是他的仇敵,那個縱狗咬傷他的二郎神就是她給招來的。不過,他早就不恨她瞭。她長得很美,說話聲音好聽,風度也好,不像那個長得跟肥豬似的如來佛那麼討厭。從前在花果山時,他隻對那些尾巴長屁股紅滿身都是毛的母猴們感興趣。如今他的猴性漸退,對人類中的女性卻產生瞭某種說不出來沖動和欲望。

  觀音菩薩是帶著佛祖的旨意來的。她說要給孫悟空一個機會,讓他保護一位大唐僧人去西天取經。事成之後孫悟空就算是修成瞭正果,想成仙成佛都不在話下。孫悟空聽瞭,不禁大喜,忍不住在她面前抓耳撓腮,露出瞭本性。觀音被他滑稽模樣逗得掩口而笑。悟空看見她的笑容後,忍不住又想入非非瞭。

  觀音菩薩原是古時候妙莊王的第三個女兒,名叫妙音。她還有兩個姐姐,叫妙顏和妙玉。妙音跟兩個姐姐一樣,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她十三歲時就長成瞭一個亭亭玉立,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妙音愛上瞭一個出身窮苦的少年,欲嫁給他為妻,無奈她父親死活不允許。於是她一氣之下離傢出走,做瞭道姑。妙莊王大怒,他找不到女兒,便遷怒於那個少年,命人將他傢的房屋燒毀,一傢人全都趕走瞭。

  妙莊王晚年身患重病。這時來瞭一個雲遊老僧,說妙莊王的病須用親生女兒的手眼做藥引,方能治愈。妙莊王聞言,隻得將已出嫁的大女兒妙顏和二女兒妙玉召回傢裡,請求她們救父親一命。妙顏妙玉都不肯,推卻道:“女子出嫁從夫,豈能為瞭救生父而舍去手眼?”

  妙莊王無奈,隻能在傢等死。這時,那個老僧又來給他出主意,道:香山道觀裡有一位女仙長,法力高深,或能救他。妙莊王命仆人將他一路抬到香山,拜見瞭那位女仙長,求她救自己一命。卻發現原來這位女仙長不是別人,正是他那個自幼離傢出走的三女兒妙音。

  妙音也認出瞭親生父親。她二話不說,當即在父親面前脫下道袍,赤裸著身子,命身邊的徒弟取來一柄利劍,將自己的兩條手臂斬斷,又挖出雙眼,送與父親做藥引治療頑疾。妙莊王的病果然被治好瞭。他病愈後整天去佛寺裡跪著,哭著為女兒祈禱,終於感動瞭佛祖。佛祖施法,讓妙音重新長出瞭雙手和雙眼。於是妙音棄道從佛,潛心修習佛法,最後終於修成正果。如今她的法號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她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三人並列為佛祖身邊的四大菩薩。在民間,她的聲望更是遠遠地超過瞭佛祖如來。

  其實妙音的修行也不是一番風順的。在她內心深處,對於佛祖如來一直存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戒心。佛祖施法,讓她重新長出瞭手眼,等於是給瞭她新的生命。她早已發誓獻身佛門,普渡天下眾生。她弄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對佛祖有戒心,常常會因此而痛苦。痛苦歸痛苦,她為佛門做事卻從來都是全力以赴,一絲不茍的。

  觀音初次見到孫悟空時,他正在玉帝的宮殿裡胡作非為,眾位仙長高人都奈何他不得。觀音雖然法力高深,卻也無法憑借武力去降伏他。她向玉帝舉薦二郎神,最後孫悟空被二郎神和太上老君聯手打敗。

  孫悟空給她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他天賦異稟,豪爽不羈,兩隻眼睛炯炯有神,那神態頗像她兒時傾心的那個少年郎。這可是她自從投身佛門之後第一次想起自己出傢前的事情,她內心十分驚訝。我早已獻身佛門瞭,為何還記得過去的事情?莫非我的塵緣還未完全斷掉?

  佛祖降旨,著她去大唐尋找有一位緣人,安排來西天求取真經。取經看起來不是太大的事,但是一個一心向佛的凡人,徒步來到萬裡之遙的西天求取真經,這將是一件會產生史無前例的影響的大事。這意味著佛教將會在東土大唐生根發芽,得到空前的普及。

  她好不容易找到瞭唐三藏,他的前世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極有慧根。隻是他如今是一個凡人,如何能夠跋山涉水,克服數不盡的艱難險阻順利地到達西天呢?觀音想起瞭那個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的毛猴兒。她心中一動,便向佛祖建議,將孫悟空從五行山下放出來,讓他護送唐僧去取經。佛祖點頭依允瞭。

  孫悟空並沒有認真地聽觀音菩薩說話,他被她身上飄過來的香氣給迷住瞭。觀音生得面如芙蓉,眉似細柳,配上雪白的玉頸,還有高高地隆起的酥胸。他透過薄如蟬翼的衣服能看見她迷人的乳溝。她體態婀娜,腰腹勻稱,渾圓的臀部下面是兩條修長性感的玉腿和一對晶瑩剔透的美足。增之一分則嫌肥,減之一分則太瘦,真可謂千古絕色也。

  悟空禁不住心生幻想,真想伸出猴手去摸她一下。要是能與她共度春宵,就是再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值瞭。他的這種念頭一動,忽然奇跡發生瞭,觀音身上穿的衣服慢慢地被消失瞭,她赤身裸體地站在瞭他的面前!她渾身上下毫無瑕疵,兩隻圓溜溜的奶子更是美到瞭極致,就好似白玉雕成的一般,她暗紅色的乳頭像是兩顆嵌在白面饃饃上的小棗。至於她的豐臀和玉腿,那就更不用說瞭。

  悟空驚訝萬分,他沒想到自己被壓在五行山下,還具有這等透視神通。其實他擁有火眼金睛,別說是薄薄的衣裙,就是厚厚的城墻擋著,他也能看透它。隻是他從前沒有對女人產生過這麼大的興趣,這個神通沒有被激發出來罷瞭。他心想:可惜觀音她是佛門中人,恐怕永遠不會對俺老孫生出愛意來。唉,真是便宜瞭如來那頭肥豬瞭。

  他從來就不相信佛門裡講的什麼四大皆空六根清凈那一套,騙鬼去吧。要是真的清心無欲,不食人間煙火,那些寺廟為何還要收受那麼多善男信女們的佈施呢?俺老孫可是見過世面的,不是那等愚蠢不可及的信徒們。

  他雖然沒有去過西天的大雷音寺,但是在天庭做齊天大聖時他曾經廣交各路神仙。聽仙友們說,佛祖的大雷音寺造得奢華無比,朱欄玉戶,畫棟雕梁,應有盡有。如來的座位上鑲滿瞭奇珍異寶,廊下和庭院內皆是金磚鋪地。那可全都是信徒們捐出來的血汗錢啊。

  “悟空,悟空!你怎麼啦?這般心不在焉,神思恍惚,你到底在想些什麼?”

  耳邊傳來瞭觀音菩薩略帶慍怒的聲音。孫悟空趕緊收起他的透視神通,正色答道:“請菩薩息怒。老孫我正在洗耳恭聽菩薩的教誨呢。”他在五行山下壓瞭五百年,不知不覺中性子已經變得圓滑瞭許多。他雖然鄙視如來佛,但是心裡也明白,這一次確實是他的一個脫出苦海,重獲新生的好機會,錯過瞭就太可惜瞭。

  觀音菩薩接下來又向他交代瞭一些事情,然後就轉身駕著祥雲離開瞭。孫悟空一直目送著她,直到她消失在雲層後面,他才回過神來。經過瞭五百年的磨難,他比過去成熟多瞭。他知道,觀音這樣的女人法力高深,眼界肯定也不低,遠不是如今的他可以駕馭的。他對她的欲望恐怕是癡心妄想。

  觀音走後大約過瞭半年,他果然等來瞭去西天取經的僧人唐三藏。唐三藏生得眉清目秀,面如冠玉,雖然年紀才三十出頭,臉上卻透出一種無法描述的大度和深沉。孫悟空請他將如來佛放在五行山頂的那張寫著‘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壓帖揭瞭下來。頃刻間,他感覺到自己渾身清爽,恢復瞭往日的神力。

  待唐僧走遠以後,悟空一使勁兒,猛地從地上站起身來。隻聽得‘轟隆隆’地一陣巨響,整個五行山在他身後倒塌瞭。他終於脫出瞭牢籠,重獲瞭自由!他那根藏在耳中的金箍棒也能取出來瞭。他揮舞著金箍棒,高興得在原野上飛奔起來。他一會兒在地上打滾,一會兒又跳到雲層之上,折騰瞭好一陣子才安靜瞭下來。

  孫悟空找到唐僧時,發現他還躲在一顆大樹後面閉上眼睛,雙手合十,在那裡念經。他表面上鎮靜,身體卻止不住瑟瑟發抖。剛才孫悟空大發神威,一時間山搖地動,地暗天昏,好像末日來臨一般。唐僧雖然具有慧根,卻還隻是個凡人,哪裡見過這個?他被嚇得不輕。

  孫悟空急忙在他面前跪下,道瞭歉,然後正式拜唐三藏為師。唐僧急著趕路,不想在此地久留,於是帶著新收的徒弟繼續前行。

  一個和尚帶著一隻會說人話的猴子上路,那肯定是不行的,會被尋常百姓們當成妖怪的。幸虧悟空學過七十二般變化,他可以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和尚的模樣和師傅同行。隻是他猴性難改,不時間會露出一副抓耳撓腮的怪樣子來,倒是給寂寞枯燥的旅途帶來瞭不少樂趣。

  一路上悟空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若是遇上虎豹狼豺,妖魔鬼怪,他一頓金箍棒就將它們打成一團團的肉醬。唐僧雖然欣賞他的本事,但是見他殺生過多,便不時勸誡他。悟空表面上唯唯諾諾,下次碰見猛獸和妖怪,他忍不住又會故態復萌。師傅拿他毫無辦法。

  這一天,他們碰上瞭六個手持刀槍劫道的強人。唐僧見悟空從耳朵裡掏出金箍棒又要行兇,急忙用自己的身子擋住他。可是那幾個強盜卻不領情,他們揮舞著刀槍,吶喊著一窩蜂地沖瞭上來。孫悟空氣得把師傅推到一邊,掄起大棒一掃,那六個強盜瞬間就粉身碎骨瞭。

  唐僧生氣地指著悟空道:“你……你……你是出傢之人,怎可如此草菅人命?你走吧,我沒有你這樣的徒弟!”

  孫悟空見師傅罵他,暗道:“我這師傅別的倒好,就是心太軟,愛嘮叨。”這些天他整日裡聽唐僧的戒訓,早憋瞭一肚子的氣,便回嘴道:“師傅,是觀音菩薩親自出面,請俺老孫來保護您去西天取經的。這些強盜也好,猛獸也好,妖怪也好,他們都是要來害你性命的。不殺他們,我們永遠也到不瞭西天!”

  唐僧聽瞭,知道勸不瞭他,自己又沒有那麼大的本事阻止他,扭頭就走。孫悟空見瞭,嘆口氣道:“既如此,那我還是回我的花果山快活去吧,省得一天到晚挨罵受氣。”他一個筋鬥雲翻上藍天,頃刻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瞭。

  唐僧見他說走就走,心裡吃瞭一驚。這些天來,悟空挑著行李一路陪伴他,不時跟他講一些趣事兒,讓孤獨的旅途增添瞭不少歡樂,每天走過的路程比先前多瞭好幾倍。若不是他野性難改,唐僧還是蠻喜歡這個徒弟的。現在徒弟走瞭,一切又回歸的原來的樣子瞭。他心裡有些後悔,隻是悟空早已不見蹤影,他隻好自己挑起行李擔子又上路瞭。

  很快天就完全黑瞭下來。唐僧停下腳步一看,他還處在荒野之中,前後左右都不見村落人傢,寒風吹得他直打哆嗦。唐僧又饑又渴又累,實在是走不動瞭。隻好放下擔子,裹上觀音送給他的那件袈裟在路邊歇息。

  這件袈裟還真是一件寶物,裹上它之後馬上就溫暖起來,肚子好像也沒有那麼餓瞭。唐僧正要閉眼睡去,天上忽地射下來一道祥瑞之光,隻見觀音菩薩帶著一陣香風來到瞭他跟前。唐僧急忙站起身來,對她低頭施禮,道:“唐三藏見過菩薩。”

  觀音問道:“如何不見你的徒弟孫悟空?”

  唐僧答道:“悟空他桀驁不馴,殺孽太重。我說瞭他幾句,他就生氣自個兒走瞭。”

  觀音道:“這潑猴,果然野性不改。待我去稟告佛祖,再將他抓回來,鎖在五行山下受苦,看他還敢不敢不聽師傅的教誨!”

  唐僧道:“菩薩,悟空他確有改過自新之心。隻是性子太過剛烈,弟子又無能,管束不住他。”畢竟師徒一場,他也不想讓悟空再次被壓在五行山下受苦受難。

  觀音閉目掐指一算,道:“幸虧悟空他已經覺悟,正在趕回來的路上。”

  她取出一頂僧帽,遞給唐僧道:“等他回來後,你把這頂帽子送給他戴,他戴上後就取不下來瞭。我再傳你一道緊箍咒,若是他再使野性兒,你隻消將緊箍咒念上一念,這帽子就會收緊,他會頭痛欲裂,不得不服你的管束。”說罷她向唐僧傳授瞭緊箍咒,囑咐他牢記在心。

  觀音走後不久,孫悟空果然回來瞭。他向唐僧跪下道:“請師父贖罪。徒兒剛才去東海龍王那裡討酒喝,被他一番話勸醒。徒兒不該撇下師傅走瞭,請師傅責罰。”

  唐僧道:“你本事那麼大,連龍宮裡都去得,我怎能責罰你?你且起來吧,我們還要趕路,去尋一個過夜的地方。”

  悟空見師傅原諒他瞭,急忙站起身來,道:“謝過師傅,悟空我……”

  突然,他兩眼直勾勾地盯著唐僧手裡拿著的那頂僧帽,呆住瞭。自從遇見唐僧,將他從五行山下救出來以後,他每天都高興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就連在睡夢裡也會笑出聲來。他早把吳承恩那個老頭講過的故事給忘掉瞭。這頂僧帽卻似一聲驚雷,將他震醒瞭過來。他記起瞭吳老頭編寫的《西遊記》中的那些故事。

  原來吳老頭的《西遊記》後半部裡的故事也是真的!他仔細回想著觀音菩薩和唐僧對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和後來發生的每一件事,全都跟《西遊記》裡描述的一模一樣。這……這真是太神奇瞭!

  “悟空,悟空,你怎麼瞭?”

  “哦,師傅,我沒事兒。”他回過神來,對唐僧道:“師傅手裡這頂僧帽真好看,送給徒兒吧?”說罷他就一把將僧帽抓過來戴在頭上。

  唐僧見瞭,想試試觀音傳授的緊箍咒靈不靈,就轉過身去,低聲念起瞭那道咒語。

  “啊呀,痛死我也!”孫悟空突然抱住頭大叫起來。

  唐僧一看,隻見他徒弟滿臉通紅,正使出吃奶的勁兒,想把僧帽從頭上取下來。那頂僧帽卻像長在他頭上一般,無論他如何用力也取不下來。唐僧又念瞭幾句緊箍咒,悟空疼得撲通一聲,摔倒在地上。他嚇瞭一跳,趕緊停瞭下來。這個徒弟如此神通廣大,卻被這小小緊箍咒給治得死去活來,唐僧不免生出瞭憐憫之心。

  “悟空,你聽為師說。這頂僧帽是觀音菩薩送的,她說這是專門治你的法寶。隻因你無法無天,她怕為師我管束不住你,讓我用這頂僧帽來約束你。她傳瞭一道緊箍咒給我,說你若再發野性冒犯為師,就念這緊箍咒。為師見你痛得死去活來,心中十分不忍。你若是答應為師,從今以後收起野性,安下心來保我去西天取經,我就發誓不再念那緊箍咒瞭。你可願意聽師傅的話?”

  其實,剛才孫悟空的痛苦模樣都是裝出來的。他拿過那頂僧帽以後,已將它藏進懷裡,又變瞭一頂一模一樣的僧帽戴在自己頭上。他雖然已有改過之心,但是他心性極高,哪裡會心甘情願地受人擺佈?哪怕這個人是觀音菩薩。師傅剛才的那一番話,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因為吳承恩的《西遊記》裡並沒有寫這麼一段。

  當他剛看到這頂僧帽時,本打算遠走高飛,再也不與如來觀音這些人打交道瞭。可是轉念一想,他要是走瞭,拋下師傅一個人該怎麼辦呢?這麼些天過去,他不知不覺間已經對唐僧有瞭感情。

  “罷瞭,我老孫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怎可半途拋下師傅在此受苦,自個兒去享樂?可是我又不願受人擺佈,給人當孫子。罷瞭,我且假裝被緊箍套上,繼續保護師傅取經,直到把他送到西天。那時我再回我的花果山過自由自在的日子去。”

  他知道自己的法力不夠高,硬碰硬恐怕鬥不過觀音菩薩。即便贏瞭她,她背後還有如來呢。但是如果碰到機會,他是不介意讓如來那個討厭的傢夥出出醜的。想到此,他禁不住在心裡得意地笑瞭起來。

  他剛才已經把師傅念的那段緊箍咒默記瞭下來,這頂僧帽他暫且收著,以後可能會大有用處的。他記得吳老頭的《西遊記》後面出現過一個六耳獼猴,本事一點兒也不亞於他,而且長得跟他一模一樣。他不妨拿這頂僧帽去收伏六耳獼猴,做他的幫手。

  悟空哪裡知道,這麼一來,吳承恩辛辛苦苦寫出來的《西遊記》就被他改得面目全非瞭。

  “師傅,徒兒知錯瞭。從今以後徒兒一定聽您的話,竭盡全力保您去西天取經。如有違拗,天誅地滅!”

  唐僧聞言,立刻走過來要扶他起來,卻不料他騰地一聲從地上跳瞭起來,道:“不勞師傅,弟子已經沒事瞭。我們趕路吧。”說罷就挑起瞭行李擔子,邁開大步走在瞭前面。

  這一幕,早被藏在雲端的觀音瞧見,她點瞭點頭,道:“孺子可教也。”她法力高深,孫悟空的那套把戲原本瞞不過她。隻是她萬萬想不到,忽然間會從塵世中蹦出來一個名叫吳承恩的奇才,他不但寫出瞭驚世駭俗的《西遊記》,還陰錯陽差地結識瞭孫悟空,讓他知道瞭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

  不知怎麼瞭,觀音對孫悟空這個毛猴似乎產生瞭一種特殊的感情,他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倔勁兒特別令她心動。她不忍心用緊箍咒來約束他,隻是她不能違背佛祖的旨意。那頂僧帽不知是佛祖從哪裡得來的寶貝,戴上以後連佛祖自己也無法取下來。要想擺脫它,隻能靠自己刻苦修行,待法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它就會自行消失。

  師徒兩人繼續前行,餐風露宿,忍饑挨餓,經過瞭許多崇山峻嶺。

  路過高老莊時,悟空再一次大顯神威,收服瞭一名妖怪,逼迫他做瞭師傅的徒弟。這傢夥原是天蓬元帥,因調戲月宮裡的嫦娥被玉帝罰下凡間,錯投豬胎,成瞭妖怪。唐僧為他取名豬悟能,法號八戒。豬悟能生性懶惰,好吃貪睡,本事倒是有一些,性子也直爽得可愛。其實他也是觀音菩薩早早安排下的,在高老莊專等唐僧,和悟空一起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

  豬八戒比孫悟空原來的樣子醜多瞭,而且他還特別懶,不願意變成人的模樣跟師傅師兄一起走。孫悟空不得不拿出金箍棒來威嚇他,逼得他變成人,雖然還是一個醜八怪,但到底還是掩飾住瞭那副嚇人的豬嘴和豬耳朵。隻是他的肚子太大,怎麼變也變不小,隻好由他去瞭。

  經過流沙河時,又碰上一個妖怪攔路,悟空和八戒聯手將他擒住。他原是天宮裡的卷簾大將,因觸犯天條被罰下凡間。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沙悟凈。八戒有瞭師弟,就把行李擔子扔給師弟挑,他隻管為師傅牽馬。

  師徒四人來到瞭一個叫做鷹愁澗的地方。突然,從水底下鉆出來一個妖怪,一口吞掉瞭唐僧騎的白馬。八戒沙僧雙雙跳入水中與他大戰,卻還是無法取勝,被他跑瞭。收服八戒和沙僧時,悟空因為熟知他們的本事,並沒有費多大的勁兒。這個妖怪生性乖巧,非常謹慎,他一直躲在水不出來,令悟空八戒沙僧師三人一籌莫展。幸虧他從吳老頭的《西遊記》裡瞭解瞭這妖怪的底細,知道誰才能降伏他。

  悟空叫兩位師弟上岸來護住師傅,他自己一個筋鬥雲翻到南海,請觀音菩薩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