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娇娇倚天>第062章、光明頂立威

第062章、光明頂立威

  明教源於波斯國,唐時傳至中土。當時稱為祆教。唐皇在各處敕建大雲光明寺,為明教的寺院。明教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若有金銀財物,須當救濟貧眾,不茹葷酒,崇拜明尊。明尊即是火神,也即是善神。隻因歷朝貪官污吏欺壓我教,教中兄弟不忿,往往起事,自北宋方臘方教主以來,已算不清有多少次瞭。到瞭南宋建炎年間,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紹興年間有餘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紹定年間有張三槍教主在江西、廣東一帶起事。隻因本教素來和朝廷官府作對,朝廷便說明教是“魔教”,嚴加禁止。明教弟子為瞭活命,行事不免隱秘詭怪,以避官府的耳目。正大門派和本教積怨成仇,更是勢成水火。當然,明教教眾之中,也不免偶有不自檢點、為非作歹之徒,仗著武功瞭得,濫殺無辜者有之,奸淫擄掠者有之,於是明教聲譽便如江河之日下瞭……自從大宋亡在蒙古韃子手中,明教更成朝廷死敵,明教向以驅除胡虜為己任。隻可惜近年來明教群龍無首,教中諸高手為瞭爭奪教主之位,鬧得自相殘殺。終於有的洗手歸隱,有的另立支派,自任教主。教規一墮之後,與名門正派結的怨仇更深,才有眼前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之事。

  此時,六大派已經攻上瞭光明頂,估計已經是真正要對明教弟子進行誅殺呢!

  想到這裡,張無忌當即帶著小昭,飛奔一樣前往光明頂!

  一路之上,都是明教弟子和六大派弟子的屍體,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可以想象這戰鬥有多麼的激烈和殘酷,其實明教肩負著抗元大任,實在不應該遭受名門正派的圍攻。

  越是想到這裡,張無忌就更加的心急,要知道如果明教滅亡瞭,自己一手打造江山的夢想就有可能破滅。

  到瞭光明頂,張無忌拉著小昭,便從側門進入,穿過兩處廳堂,眼前是好大一片廣場。場上黑壓壓的站滿瞭人,西首人數較少,十之八九身上鮮血淋漓,或坐或臥,是明教的一方。

  東首的人數多出數倍,分成六堆,看來六派均已到齊。這六批人隱然對明教作包圍之勢。張無忌一瞥之下,見楊逍、韋一笑、彭和尚、說不得諸人都坐在明教人眾之內,看情形仍是行動艱難。楊不悔坐在她父親身旁。

  廣場中心有兩人正在拼鬥,各人凝神觀戰,張無忌和小昭進來,誰也沒加留心。張無忌慢慢走近,定神看時,見相鬥雙方都是空手,但掌風呼呼,威力遠及數丈,顯然二人都是絕頂高手。張無忌雖然都不認識他們,但是紅外形和穿著上看,他已經知道對陣的雙方分別是誰瞭!武當七俠中的四俠張松溪和白眉鷹王殷天正。也就是張無忌的四師伯和外公。

  殷天正的功力顯然要遠在張松溪之上,張松溪自覺武功不敵對方,便主動退出,接著武當派莫聲谷莫七俠便出來應戰殷天正。雖然他的武功不敵殷天正,但殷天正由於長時間車輪戰,不慎被莫聲谷刺傷。

  武當派的宋遠橋宋大俠見殷天正受傷,便為他裹傷,但裹好傷後,便又要與殷天正再戰。

  這一著大出張無忌意料之外,忍不住叫道:“宋大……宋大俠,用車輪戰打他老人傢,這不公平!”

  這一言出口,眾人的目光都射向這衣衫襤褸的少年。除瞭峨嵋派諸人,以及宋青書、殷梨亭、楊逍、說不得等少數人之外,誰都不知他的來歷,均感愕然。

  宋遠橋道:“這位小朋友的話不錯。武當派和天鷹教之間的私怨,今日暫且閣下不提。現下是六大派和明教一決生死存亡的關頭,武當派謹向明教討戰。”

  殷天正看到楊逍、韋一笑、彭和尚等人全身癱瘓,天鷹教和五行旗下的高手個個非死即傷,自己兒子殷野王伏地昏迷,生死未卜,明教和天鷹教之中,除自己之外,再無一個能抵擋得住宋遠橋的拳招劍法,可是自己連戰五個高手之餘,已是真氣不純,何況左臂上這一劍受傷實是不輕。

  這時,崆峒派中一個矮小的老頭大聲說道:“魔教已然一敗塗地,再不投降還待怎的?空智大師,咱們這便去毀瞭魔教三十三代教主的牌位罷!”可是空智大師卻未發令。

  宋遠橋的功力在武當七俠中最高,殷天正有傷在身,內力大耗,很快便處於劣勢,漸漸不濟。宋遠橋見形勢如此,不願撿現成的便宜,便不和殷天正停止打鬥。

  突然,那個崆峒派中一個矮小老頭,走到殷天正面前,要和他較量,這分明是要撿現成的便宜。

  那老頭是崆峒五老之一的唐文亮,隻見唐文亮縱起身子,凌空下擊,卻被殷天正扭斷手骨。

  崆峒五老中的第二老,名叫宗維俠。他趁殷天正不防,撿起一塊石頭砸向瞭殷天正,突的一聲,正中殷天正的額角,立時鮮血長流。這一下誰都大吃一驚,宗維俠砸這塊石頭過去,原也沒想能擊中他,哪知殷天正已是半昏半醒,沒能避讓。當此情勢之下,宗維俠便要過去殺瞭殷天正。

  六大派弟子也叫囂著要殺光魔教妖孽,滅瞭光明頂的聖火,當此之際,明教和天鷹教教眾俱知今日大數已盡,眾教徒一齊掙紮爬起,除瞭身受重傷無法動彈者之外,各人盤膝而坐,雙手十指張開,舉在胸前,作火焰飛騰之狀,跟著楊逍念誦明教的經文:“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這是他們明教教眾死前必念的經文,聽起來很是悲壯。

  正當宗維俠要攻擊殷天正時,張無忌大踏步搶出,擋在宗維俠身前,說道:“且慢動手!你如此對付一個身受重傷之人,也不怕天下英雄笑麼?”這幾句話聲音清朗,響徹全場。

  宗維俠見說話的是個衣衫襤褸的少年,絲毫不以為意,伸手推出,要將他推在一旁,以便上前打死殷天正。但卻沒想到被張無忌的真氣彈出,飛到幾丈遠開外。張無忌便上前為殷天正運氣療傷,殷天正沒想到,這個少年竟然有深厚的內功,那真氣源源不斷地從他的掌心傳到自己身上。

  還沒等張無忌給殷天正療好傷,宗維俠已經等的不耐煩瞭,他剛才在天下英雄面前丟瞭臉,此刻正準備討教回來,他想著這毛頭小子能有多大能耐,剛才是自己不小心輕敵瞭。可是和張無際的較量卻讓他大為吃驚,張無忌所用的正是他們崆峒派的七傷拳,而張無忌的七傷拳的造詣顯然遠在他之上,沒幾個回合他便被張無忌打敗悻悻離去。

  崆峒五老其它幾位站不住瞭,也想來與張無忌討教一番,便問他是誰,哪裡來的,怎麼會七傷拳?

  張無忌便說自己叫曾阿牛,是個鄉間的窮小子,七傷拳是他看瞭宗維俠和唐文亮施瞭以後現場學的。那幾個老頭一聽,這少年說他用剛學的功夫便打敗瞭他們學瞭一生的武功,簡直就是在羞辱他們,便上前要動手。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他們被自傢的七傷拳打的不堪一擊,紛紛離去。

  這裡可是大有文章的,張無忌本不會武功,隻有雄厚內功,但學瞭乾坤大挪易後,便可以用別人的招式來破解別人的進攻,而且對那人也是個尊重,起碼表明那人所練的武功還是厲害的。

  張無忌見自己擊退瞭崆峒派,便向大傢說明瞭成昆的奸計,希望雙方不要陷入成昆的圈套中。少林派的人聽瞭,很是不滿,空性大師站出來說圓真已死,說出他來這不是死無對證,還誣蔑少林,便要向張無忌討教,並答應隻要張無忌能打敗自己,便帶領眾少林弟子下山去。

  兩人打鬥瞭幾百個回合,張無忌最終以少林龍爪手勝瞭空性大師,空性大師乃一代宗師,說話自然要算數,便帶領少林弟子離開。

  這時,華山派掌門鮮於通走到身前一丈開外,立定腳步,拱手說道:“曾少俠請瞭,我鮮於通向你討教一下。”

  鮮於通不是什麼好人,出手他就想致張無忌於死地。這一次,張無忌便沒有手下留情,連連擊中鮮於通,最後一掌將他斃命。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華山弟子看到掌門人被害,都嚇得屁滾尿流地逃跑瞭。

  緊接著昆侖派出來應戰,沒三下就被張無忌打得屁滾尿流,昆侖派也跟華山派一樣,屁滾尿流的逃離瞭光明頂,失敗的時候,這六大派其實也跟烏合之眾一樣。

  頃刻之間,整個光明頂大廳就隻剩下峨嵋派和武當派瞭,眾人都感到世事無長,剛才眼見明教氣術已盡,可是這少年的出現,卻令局勢發生大逆轉,四大門派都因各種原因,被這少年“送”下山去。

  峨嵋派的滅絕師太再也沉不住氣瞭,她走上前來說道:“好小子,我以前倒沒看出來呀,你竟然有這等的武功和本事,我今天就要讓你嘗試一下倚天劍的厲害!”

  張無忌知道這倚天劍與屠龍刀齊名天下,很是厲害,自己赤手空拳面對滅絕師太的倚天劍,多少是有點風險的,於是便沉著應戰。開始時,他患處於劣勢,可是當他漸漸熟悉瞭峨嵋派的武功後,便以齊人之道還致齊人之身,漸漸又占據瞭上風,最終,竟然將滅絕師太手中的倚天劍奪瞭過來。滅絕師太被奪去倚天劍,自然覺得十分羞辱,說道:“我的劍被你奪去,你要殺便殺吧!”

  可是張無忌卻說:“我不是與師太為敵,我隻是不願意見師太受奸人蒙蔽!我這就把劍還給貴派。”

  說完,便朝周芷若走去,將劍遞給她說道:“周姑娘,貴派的寶劍,請你轉交尊師。”

  周芷若羞得滿臉通紅,剛接過劍,忽聽得滅絕師太厲聲喝道:“芷若,一劍將他殺瞭!”她的心中一驚,師父要自己殺瞭張無忌,她很是不願意,但想起師父多年來對自己恩德,她便迷迷糊糊地向張無忌胸口刺瞭過去。

  反正這些都是張無忌知道要發生的劇情,不過周芷若刺過來的時候,張無忌還是非常擔心的,萬一自己真要掛瞭,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因此周芷若沒刺的時候,他就已經全身九陽神功護體,外加剛才來的路上,他就已經找瞭一塊鋼鐵護住胸前。

  但是張無忌還是低估倚天劍的威力,一劍之下,竟然穿透鋼鐵護甲,九陽神功也無法抵禦!頓時鮮血噴出!周芷若見張無忌也沒有躲閃,心中大為震驚,手腕發抖,倚天劍已從張無忌右胸透入。周芷若一聲驚叫,拔出長劍,隻見劍尖殷紅一片,張無忌右胸鮮血有如泉湧,四周驚呼之聲大作。

  “不要……”現場有三個人看來都撕心裂肺,分別是趙靈珠和丁敏君、小昭,小昭還不顧一切的沖瞭出來。

  張無忌伸手按住傷口,身子搖晃,臉上神色極是古怪,似乎在問:“你真的要刺死我?”

  周芷若道:“我……我……”想過去察看他的傷口,但終於不敢,掩面奔回。

  她這一劍竟然得手,誰都出於意料之外。

  小昭臉如土色,搶上來扶住張無忌,鮮血汩汩流出,將小昭的上衣染得紅瞭半邊。旁觀眾人一時均是肅靜無聲。小昭連忙去取創傷藥,給張無忌敷上。“相公,你為什麼不躲,你為什麼這麼傻,你死瞭,我可怎麼辦?”

  張無忌這時神智已略清醒,暗運內息流轉,奇經八脈都非常順暢,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生命危險,這倚天劍雖然鋒利,但是自己有鋼鐵護體,外加九陽神功,也算隻是皮肉之傷,並無傷筋動骨和性命的危險。

  張無忌因為失血的緣故,臉色蒼白,但是還是依靠真氣的支撐站立起來,道:“峨嵋、武當兩派若有哪一位不服在下調處,可請出來較量。”

  滅絕師太冷冷的道:“峨嵋派今日已然敗落,你若不死,日後再行算帳。咱們瞧武當派的罷!”

  武當派自來極重“俠義”兩字,要他們出手對付一個身負重傷的少年,未免於名聲大有損害,武當五俠誰都不願。

  正在這時,宋青書站出來瞭說道:“爹,四位師叔,讓孩兒去料理瞭他。”

  原來宋青書是因見周芷若瞧著這少年的眼光之中一直含情脈脈,極是關懷,於是妒火中燒,實不肯放過這唯一制他死命的良機。

  可是張無忌雖然受傷,但對付他還是沒問題的。無論宋青書怎麼出招,都打不到張無忌,反而被張無忌打在臉上。宋遠橋連忙拉回宋青書說道:“看來明教氣術未盡,我們還是走吧!”

  正在這時,殷梨亭站瞭出來,他的未婚妻紀曉芙就是被明教的楊逍奪去,這成為瞭他最大的恥辱,他怎肯離去,上前就要殺楊逍,卻被張無忌阻止瞭。

  他正想擺脫張無忌,卻聽張無忌說道:“殷六叔,你不認識我瞭嗎?我是無忌呀!”

  張無忌心想,按照歷史進程,自己的確就是在這個時候與武當七俠相認的,自己做的不過是順其自然罷瞭。

  殷梨亭凝視他的面容,竟是越看越像,雖然分別九年,張無忌已自一個小小孩童成長為壯健少年,相貌已然大異,但殷梨亭已經聽到他說自己是無忌,細看之下,記憶中的面貌一點點顯現出來,不禁顫聲道:“你——你是無忌麼?”

  張無忌點點頭,叫道:“殷六叔,我——我時時——想念你。”

  殷梨亭激動地抱起張無忌,叫道:“你是無忌,你是無忌孩兒,你是我五哥的兒子張無忌。”

  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四人一齊圍攏,各人又驚又喜,頃刻間心頭充塞瞭歡喜之情,甚麼六大派與明教間的爭執仇怨,一時俱忘。殷梨亭這麼一叫,除瞭周芷若、楊逍等寥寥數人之外,餘人無不訝異,哪想到這個舍命力護明教的少年,竟是武當派張翠山的兒子。

  殷梨亭還想殺楊逍,卻被楊不悔攔住瞭,她說道:“不要殺我爹!”

  楊不悔的相貌和紀曉芙頗像,殷梨亭誤以為是紀曉芙,但一看這個少女十分年輕,曉芙現在應該是中年瞭。一想這應當是曉芙和楊逍的女兒,便問她叫什麼名字,不悔回答說:“我叫楊不悔!”

  殷梨亭聽到瞭這少女竟然叫不悔,原來紀曉芙竟然不後悔被楊逍奸污,便像發瘋瞭似的跑下山去。

  峨嵋派見著少年竟然是張無忌,知道這仗是絕對打不起來瞭,滅絕師太也不想公開與武當派為敵,便下山去瞭。

  武當派連忙拿出上好的藥給張無忌吃下,又問瞭他這些年的下落,見他傷勢好轉,便要帶他回武當山。

  張無忌便說自己要留在光明頂上保護明教的人,等自己傷完全好瞭以後,再去武當山拜見太師父。武當眾俠見張無忌不肯離去,又覺得他們呆在光明頂不合適,便也離開瞭光明頂,臨走前還叮囑他要早日回武當山。

  楊逍和殷天正待六大派人眾走後,兩人對望一眼,齊聲說道:“明教和天鷹教全體教眾,叩謝張大俠護教救命的大恩!”

  頃刻之間,黑壓壓的人眾跪滿瞭一地。

  張無忌不由得慌瞭手腳,何況其中尚有外公、舅舅諸人在內,忙跪下還禮。

  他這一急跪,胸口劍傷破裂,幾口鮮血噴出,登時暈瞭過去。

  小昭搶上扶起。明教中兩個沒受傷的頭目抬過一張軟床,扶他睡上。

  楊逍道:“快扶張大俠到我房中靜養。”那兩名頭目躬身答應,將張無忌抬入楊逍房中。

  小昭跟隨在後,經過楊不悔身前時,楊不悔冷冷的道:“小昭,你倒裝得真像,我早知你必有古怪,隻是沒料到這麼一個醜東西,竟是一位千嬌百媚的小美人兒。”小昭低頭不語。

  張無忌靜養瞭七、八天,傷口漸漸愈合,到第八日上,張無忌已可坐起。楊逍和韋一笑來看望他,並暗示等他病好後便尊奉他為明教教主。

  這是張無忌求之不得的事情,後來發生的事情,對於張無忌登上明教教主之位,那也隻是順水推舟的事情而已。

  六大派雖然已走瞭,朝廷組織瞭江湖上其它一些不入流的小派巨鯨幫、海沙派、神拳門等來圍攻光明頂,企圖一舉消滅反對蒙古人中最強的這一支力量。而那些小幫小派得知明教眾人都受重傷,元氣大傷,便上山來要撿這現成的便宜,在丐幫的率領下,來圍攻光明頂。最可悲就是丐幫,當年洪七公和郭靖黃蓉把丐幫推到天下第一幫的殊榮,沒想到幾十年之後,丐幫竟然還成為瞭朝廷的走狗,實在讓人噓唏不已。

  雖然明教中不乏好手,可是由於和六大派一戰,死的死,傷的傷,能迎戰的已經所剩無幾。可是,明教的高層卻決定拼死保護明教總壇。

  張無忌心想,明教此時與敵人正面動手,隻能是白白送死,於是便建議大傢一起先躲進明教的密室中去,等養好傷再出來與這些無恥的敵人一決高下。

  不料眾人面面相覷,竟無一人附和,似乎都認為此法絕不可行。原來明教歷代傳下嚴規,這光明頂上的秘道,除瞭教主之外,本教教眾誰也不許闖入,擅進者死。張無忌和小昭不屬於明教中人,楊逍便讓他們躲進去。

  張無忌心想:“再不走避,隻怕一個時辰之內,明教上下人眾無一得免。”

  當下說道:“這不可進入秘道的規矩,難道決計變更不得麼?”

  彭瑩玉忽道:“各位聽我一言:張大俠武功蓋世,義薄雲天,於本教有存亡續絕的大恩。咱們擁立張大俠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倘若教主有命,號令眾人進入秘道,大夥兒遵從教主之令,那便不是壞瞭規矩。”

  眾人早有此意,立刻紛紛迎合。張無忌假托推辭一下,說陽頂天原本是要把教主之位傳給自己的義父金毛獅王謝遜的。眾人更加堅持的說道:謝遜是你的義父,那你張無忌更適合做這個教主瞭。因此在光明頂,張無忌完整瞭明教教主的黃袍加身,想到日後明教推翻元朝,實現華夏一統,因此這個時候的黃袍加身更登基做皇帝其實沒有兩樣區別。

  對張無忌來說,日後自己一統江山的對手,不是蒙古人,而是那個陰險的朱元璋。想到這裡,張無忌已經開始思量自己應該如何對付朱元璋的事情來瞭。因為對他來說,自己不可能等到朱元璋羽翼豐滿才去剪除,那樣的話,隻怕明教的弟子也不會服的。

  朱元璋,註定成為張無忌未來的敵人和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