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娇娇倚天>第336章、攻打吳王

第336章、攻打吳王

  平定瞭漢王徐壽輝之後,張無忌的明軍邊沒有瞭後顧之憂,大軍一直進軍進入瞭蜀川和兩湖,一舉平定瞭半壁江山,現在擺在張無忌面前的隻有東面的張士誠和北面的元軍,另有還就是中原地帶的各路草莽英雄。

  張無忌當然考慮,北伐蒙古元軍之前,先要把東面的張士誠剿滅,那才是真正消除後顧之憂。

  張士誠控制的疆域“南抵紹興,北逾徐州達於濟寧之金溝,西距汝潁、濠泗,東薄海,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戶口殷盛,國用饒富”。自立為“吳王”,分封百官。其實張士誠有進一步壯大發展的機會,但是他稱王之後僅僅滿足於雄踞東南一隅,反元鬥志消退殆盡。他在平江城內大造宮殿,廣征美女,朝中之事全部交給自己的四弟丞相張士信。張士信此人“性荒淫,務酒色”,不是治國之君,每日“朝坐白玉堂,夜宿黃金屋”,花天酒地,朝中政務全部交給黃敬夫、蔡彥文和葉德新等人全權處置,而這三個文人隻知道舞文弄墨,空談國事。當地民間盛傳一首歌謠唱道“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菜葉,一朝西風起,幹癟。”

  張無忌派元帥徐達領兵出征,按照事先謀劃好的策略,“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張士誠的軍隊缺乏訓練,面對張無忌的精兵不堪一擊。僅半年時間,張士誠在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全部歸張無忌所有。

  這一天張無忌發佈《平周檄》,歷數張士誠八條罪狀“為民則私販鹽貨,行劫於江湖;兵興則首聚兇徒,負固於海島,其罪一也。又恐海隅一區難抗天下全勢,詐降於元,坑其參政趙璉,囚其待制?,二也。厥後掩襲浙西,兵不滿萬數,地不足千裡,僭號改元,三也。初寇我邊,一戰生擒親弟;再犯浙省,楊苗直搗其近郊;首尾畏縮,又詐降於元,四也。陽受元朝之名,陰行假王之令,挾制達丞相,謀害楊左丞,五也。占據江浙錢,十年不貢,六也。知元綱已墜,公然害其丞相達失貼木兒、南臺大夫普化貼木兒,七也。恃其地險食足,誘我叛將,掠我邊民,八也……”

  劉基看瞭這《平周檄》,說:“這第六第七條未免說不過去,張士誠跟我們一樣,可都是反對朝廷的!你說他不進貢,殺害朝廷命官,那對於我們義軍來說,可都是堂堂正正的啊!屬下實在不解殿下為什麼要這樣寫!”

  張無忌笑瞭,道:“我憑這篇檄文佈告天下,我們是代天伐罪,元朝曾為正統,我們即將成為正統,反正統即是有罪。”

  劉基搖搖頭,覺得是這麼個道理,隻是有些費解。

  發佈《平周檄》之後,張無忌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率領20萬精兵向張士誠發動總攻。張士誠的軍隊如驚弓之鳥,與張無忌的軍隊一觸即潰。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徐達就攻占瞭湖州、杭州、紹興張無忌的軍隊陸續抵達平江城外,對張吳形成瞭合圍之勢。

  圍平江後,張無忌聽取瞭謀士葉兌的意見,采用鎖城法,分兵駐守各門,城四周築長圍困之,架木塔監視城中動靜,塔上佈弓弩火銃,又用火炮日夜攻擊。張士誠則依仗城堅死命堅守。

  由於圍城日久,城中最後已是彈盡糧絕。當時城中一隻老鼠能買百文錢,皮靴馬鞍等都被煮食充饑。

  得知城中情況,徐達召集眾將軍,說:“我們圍困姑蘇已經很久瞭,明王殿下用聲東擊西之計,已使張士誠疲於應付,主上給張士誠寫瞭一封勸降信,希望他能認清大勢,昨天張士誠正式拒絕瞭。現在,我們絕不再等,明天就最後攻城。”

  康茂才憂慮敵將熊天瑞的飛炮太厲害,攻城士兵中炮受傷的太多。

  徐達料定他們造飛炮的木石快用光瞭,姑蘇城裡哪有那麼多木石!

  果然被徐達言中瞭,城中百姓早已怨聲載道。姑蘇城中一片混亂。士兵們正在扒祠堂、廟宇,拆下木料做飛炮。最後沒的可拆,連文廟、關帝廟也拆瞭。

  百姓隱於暗處在議論:“怎麼把文廟都扒瞭,不怕得罪神靈?”

  人們不能不擔心,再過幾天,沒廟可拆,該拆民房瞭。

  最後的總攻令已下達。

  徐達下令明天五鼓時分,同時攻城,常遇春從虎丘發兵攻婁門,華雲龍攻胥門,湯和攻閶門,王弼攻盤門,康茂才攻北門,耿炳文攻葑門。

  眾將領齊聲道:“得令。”

  徐達又命令利用搭好的木架,從上面向城中射弓弩、火銃。

  湯和說:“我新造的襄陽炮很有威力,可對付他的飛炮。”

  徐達說:“好。各自去準備吧。”

  城墻上的張士誠見徐達兵已攀梯登城,著急大叫:“打,打下去呀!”

  樞密副使劉毅上城來,張士誠問其他城門怎麼樣?

  劉毅說好幾個城門都攻破瞭,唐傑、周仁、徐義、潘元紹都投降瞭。他勸張士誠趕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瞭。

  張士誠抽出寶劍厲聲喝道:“你不要動搖軍心!你手上不還有兩萬兵嗎?打巷戰也要打到底。”

  劉毅不得不下城去。

  張士誠一轉身,已從城外擁上來一群兵,徐達為首,大叫:“張士誠,你大限已到,還不投降!”

  張士誠急忙舞劍來戰徐達,徐達隻戰三個回合便把張士誠手中的劍挑飛瞭,張士誠嚇瞭個跟頭,摔到城墻上,徐達已用一隻腳踩住他,刀架到張士誠脖子上,問他降不降?

  張士誠說:“死而已,不能降。”

  徐達說:“想不到你張士誠還挺有骨頭,是條漢子。”他一抬腳,放張士誠起來,說:“我放瞭你,重整旗鼓再戰,下次再抓到,可沒這麼便宜瞭。”

  費聚見放走瞭張士誠,說:“一刀宰瞭,就斬草除根瞭,大將軍怎麼放瞭他?”

  徐達說:“我要叫他心服口服。”

  張士誠僅帶十幾個侍衛倉皇跑回來,宮中已如湯澆蟻穴一般混亂,上上下下各自逃難,搬東西的偷拿細軟的……亂成一團。

  張士誠好歹見到瞭王妃劉氏,劉氏問:“不行瞭嗎?”張士誠嘆口氣,“你怎麼辦?覆巢之下無完卵啊。”

  劉氏說:“我早想好瞭,不會給殿下丟臉。”說著一揮手,帶一群王妃、宮女奔齊雲樓而去。

  此時齊雲樓下已經堆積瞭很多柴草,太監們正往柴草上澆油。

  這時宮外殺聲震天,劉氏登高一望,見各路大軍潮水般湧入宮門。

  劉氏已帶姬妾宮女們站到瞭樓上。

  張士誠呆呆地望著,他沒想到劉氏會如此壯烈。劉氏向他最後看瞭一眼,隨即擺手下令。

  太監手裡一支又一支火把扔向齊雲樓下的柴草堆,頓時烈焰沖天,不一會兒齊雲樓便淹沒在濃煙大火之中。

  張士誠如呆如癡地凝望著大火,緩緩地舉起寶劍,向脖子抹去,但並未致命,被隨後沖入後宮的常遇春活捉。

  入城的張無忌軍開始救火。

  城中百姓躲在屋中從門縫向外觀看,他們想出城逃難也走不成瞭。

  徐達騎馬在街上走,隻見一群士兵過來,每人腰中掛一木牌,上面寫著“掠民財者殺,拆民居者死”。

  徐達下馬,叫過幾個士兵,看瞭木牌,問他們是誰的隊伍?

  士兵答是明王直屬所部。

  “好,小木牌掛得好。”他回身對湯和說,“下令全軍,人人腰間必系這一木牌,叫百姓放心。三天後,我要看姑蘇城和從前一樣繁華,店鋪開業,百姓安居。”

  他這安定民心的一招,很快奏效,由於軍紀好,沒有擾民現象發生,很冷的雨天,張無忌軍睡在民宅屋簷下,半夜冷得搓手跺腳,沒人敢擅入民宅,更沒人敢拆民居生火烤衣服。

  張無忌軍在張士誠的老巢姑蘇得瞭民心,這以後,好多市民為他們送茶送水、送幹衣,徐達打下姑蘇沒受嘉獎,倒是軍紀嚴明大得人心,受到瞭張無忌大加褒獎。

  隻是怎麼處置張士誠讓徐達犯瞭難,最後他決定,把不吃不喝不說話等死的張士誠弄回應天府去,叫明王張無忌去處置這一個明王張士誠,是殺是放,都聽憑張無忌的瞭。

  得到瞭活捉張士誠、占瞭姑蘇城的喜訊,張無忌真正松瞭一口氣,第二天就跑回久違的故鄉濠州去瞭。這裡是自己起步的地方,張無忌對這裡有很好的感情,另外就是他想請自己的嶽父郭山甫出山輔助自己。

  郭山甫卻表示他絕不受這種拘束,並且預言佛性大師也不會答應。

  忽然見幾騎馬飛馳而來,張無忌望去,見下馬者是李善長和胡惟庸,正向山門走來。

  張無忌不知道他們又追來幹什麼?他真想在傢鄉安靜地住幾天。

  郭山甫猜測他們是來勸進的,擁戴他當皇帝。

  張無忌卻無可如何地嘆瞭口氣。

  他非但沒顯得怎麼高興,反倒是一副心事重重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