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娇娇倚天>第199章、上兵伐謀

第199章、上兵伐謀

  張無忌率領十五萬大軍占瞭太平,等於在江南元軍心腹處插瞭一把刀,他早料定元軍不會善罷甘休。果然,元將蠻子海牙、阿魯灰為防止張無忌東下取金陵,竟然想出個極其笨拙的辦法,將大船裝滿巨石,鑿沉在采石磯江底,堵塞和封閉瞭姑蘇口,截斷瞭通往金陵的西南門戶。這步棋對張無忌來說是很兇險的,弄不好會進無可進,退無歸路,在尷尬境地被消滅。

  更不利的是趁元末亂世崛起的追隨元朝的民軍領袖陳也先、康茂才又率五萬之眾趁火打劫,水陸之師進逼城下。在這危急之時,張無忌出奇地冷靜,他派徐達、湯和、鄧愈出奇兵繞到北面夾擊陳也先,並在襄陽橋設伏兵,結果一舉殲滅這股敵人,生俘瞭陳也先。盡管張無忌以禮相待,不忍心殺掉陳也先,但陳也先不想真降,來瞭個假投降。不過,陳也先的敗北,令蠻子海牙膽怯,屯兵於裕溪口觀望。

  “教主,你應該把陳也先給殺瞭!”李善長說道:“盡管教主愛才,但是陳也先是白狼眼,貪圖享樂富貴之輩,這樣的人不會為我所用的。”

  “算瞭,既然我都已經答應接受他降,總不能失信於天下吧!如果現在我把他殺瞭,以後天下還有誰敢歸順我明軍?”張無忌說道。

  “說的也是。不過臣真的擔心教主你這樣是放虎歸山啊,這個陳也先可是一個厲害的角色!”李善長說道。

  “陳也先如此本事的人,也甘心被元朝所用,可見權勢對人的誘惑,隻怕我明教各地義軍也有不少陳也先之流。”張無忌說道。

  “教主,眼下我們也無暇管理各地明軍義軍,我們現在受困於太平,倒是要考慮如何進取金陵才是上上之策。”李善長說道。

  張無忌點點頭,道:“嗯,先生可有什麼好主意?”

  李善長道:“既然蠻子海牙在金陵做困獸猶鬥,那我們可以先將金陵外圍掃蕩,將金陵城變成一座孤城!”

  “嗯,我也是這樣想,好比農村包圍城市。”張無忌說道。

  “農村包圍城市!?”李善長一愣,道:“教主好見地啊!!哈哈哈,農村包圍城市,不錯,我們就是要把元兵困死在金陵城之內!”

  張無忌點頭,當即派將領分路出兵,連續占領瞭溧水、溧陽、句容、蕪湖等州縣,做好瞭攻打金陵的準備。

  也許張無忌不該心軟放瞭陳也先,還當面告訴陳也先,人各有志,從元從我,不相強。沒想到陳也先被放走之後。隨後網羅殘部屯兵板橋,暗裡與元朝行臺禦史大夫福壽勾結,迷惑張無忌,裝出為張無忌謀劃的架勢,來信說金陵右環長江,左枕高山,三面有水,很不利於步兵作戰,他舉歷朝成敗的例子,說來說去是阻止張無忌攻南京。

  張無忌識破瞭陳也先的陰謀,也寫瞭一封回信,說明自己已渡其上遊,扼住瞭金陵咽喉,勝券在握,非晉、隋各朝所比。張無忌斷然發起瞭金陵攻城戰。

  陳也先狐貍尾巴露出來瞭,竟與守金陵的元將福壽聯手,在秦淮河上拼命抵抗。

  張無忌在派出郭子興率領張天佑、郭天敘等各地征集來的義軍與陳也先對陣後,馬上後悔瞭,郭子興老矣,根本不是陳也先的對手。

  馮國用最先提到應派人去接替郭子興。

  張無忌面有難色,他說:“我們從濠州城出來,籌集五萬部隊,除開徐達、常遇春、湯和他們兩萬是我們自己人,郭子興和其他各地派遣來的義軍都不跟我們一條心,明著他們是支持我們的義軍,事實上他們是各地義軍派來監督我們的。而且郭子興地位都在自己之上,他跟其他義軍首領一下,其實對我這個教主一直很不鳥的。”

  李善長卻發出一聲冷笑,他知道張無忌是故意把這些與他不相為謀的義軍將領送上死亡線,讓陳也先的刀沾上他們的頸項之血,這也未嘗不是消滅異己的良策。

  馮國用擔心,這次用郭子興為先鋒去與陳也先作戰,會不會誤事?

  張無忌說:“哪是我派遣呀,郭元帥執意要立這個大功!”

  馮國用便不再說什麼瞭。

  果然,貪功冒進的郭子興等人已經犯瞭孤軍深入的大忌,等到發現上瞭當時,為時已晚,被元軍攔成幾段廝殺,結果大敗,郭子興隻帶瞭少數殘兵後撤,正逃走間,一聲炮響,陳也先的伏兵從兩側掩殺過來,張天佑慌瞭,對郭子興叫:“你快走,我掩護你。”

  話音未落,一支箭射向他的喉嚨,他翻身落馬,被亂馬踩死。郭子興大驚,伏鞍打馬快逃,被幾個騎兵截住,在混亂中被殺死,跌於馬下。剩餘的兵一哄而散。

  張無忌的座船剛剛靠岸,常遇春來報:“不好瞭,郭元帥都在葛仙臺戰敗身亡,陳也先讓我們上瞭個大當。”

  張無忌眼裡湧出淚來:“都怪我,本不該讓郭元帥去搶這個頭功的,明知他不行,結果送瞭命,我怎麼對得起郭元帥的在天之靈啊!”

  身後的郭寧蓮對李善長說,他這人心就是軟。

  李善長說:“人死瞭嘛,寬容也是一種美德,教主向來是這樣以德報怨的。”

  最後的一句他有意提高聲音,既讓張無忌聽到,也讓常遇春等將領聽到。

  “教主,郭元帥出征前曾經找我談天說過,他說把義女馬秀英托付給教主你,希望你能好好照顧她……沒想到這竟然成瞭郭元帥的臨終囑托。”郭寧蓮低聲的說道。

  張無忌聽到這裡,心裡一陣難怪,道:“常將軍,你帶一萬兵馬,殺回去,無論如何要把郭元帥的遺體找回來厚葬。”

  常遇春說:“是。”

  人們退去後,隻有張無忌和李善長二人瞭。李善長一直擔心的事,今天總算瞭結瞭。他長籲瞭一口氣,如釋重負。

  張無忌早已明白他的所指,卻故意裝傻問是什麼瞭結瞭?

  李善長說:“郭子興啊,他們就是教主你最大的敵人瞭,如今沒有瞭,這支部隊才真真正正是教主你的。”

  張無忌絕不能讓人有這樣的誤解,趕緊聲明,這並不是他的本意,他們再不好,他也不希望他們死。

  李善長詭秘地笑著,將惡意攬到瞭自己身上,他說:“這倒是我的本意,與教主無關。”

  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張無忌不能不佩服他的工於心計。其實,他的話正中張無忌的要害,隻是不能承認而已。張無忌有個做人的準則,即使殺人,手上也不沾血。有瞭這樣的想法,他對這個話題顯得很淡然,不太感興趣地說:“隨你怎麼辦都行。”

  徐達走來,張無忌命令他全力破襲江寧,把陳也先活捉過來,他要用陳也先的頭祭奠郭子興。

  徐達傳達瞭一個驚人的消息:陳也先已經被葛仙臺的民軍殺死瞭。

  張無忌關心地問,“你他的軍隊現在由誰統帥?”

  徐達說道:“是他的獨生子陳兆先。”

  “那就把他也鏟除瞭!”張無忌說道。

  聽後張無忌下令,蕩平江寧,掃清金陵的外圍,福壽在金陵城裡也就是甕中之鱉瞭。

  徐達和湯和、常遇春三路大軍合圍江寧,很快就攻克瞭。得一座城池還在其次,張無忌更看重的是陳也先的隊伍,這支隊伍驍勇善戰是遠近聞名的。

  郭寧蓮這個時候跑到跟張無忌報戰報,道:“徐將軍他們俘虜的三萬精兵個個強悍,但這些人輕易不會降服,常遇春和湯和主張殺掉,不為我所用,留下就是禍害。”

  “殺掉!?”張無忌有點猶豫瞭。

  “當然瞭,上次陳也先的事情你忘記瞭嗎?這些人根本不為我們所用!”郭寧蓮說道。

  張無忌卻想得更遠,征伐大仗還在後頭呢!對待俘虜,必須要有個妥善辦法。

  災害頻仍的年代,百姓懼怕當兵,有誰願意無謂地去送死!張無忌看中的兵源就是俘虜,這些人都經過訓練,歷經沙場洗禮,有些兵痞就是吃當兵這碗飯的。如果張無忌優待戰俘的名聲遠播海內,那無疑等於向全國佈告瞭招兵榜,有利無害。

  這一來,張無忌突發奇想,道:“蓮兒,你去找常遇春,讓他先把那三萬士卒關起來,然後從降卒中挑五百人送過來。”

  “好的。”郭寧蓮答應一聲,又有點不解,不知他要幹什麼。

  張無忌讓她隻管去,並沒說明原委。

  這個時候,張無忌把馮國用請來,討論對金陵城發起攻擊的部署。畢竟從拿下太平到現在一個月多月,對於大傢長期駐守太平也不是一個好主意。

  張無忌被一陣吆喝聲驚動,與馮國用從中軍帳裡出來,隻見常遇春親自押送五百名降卒過來瞭。

  常遇春報告元帥,遵令綁來降卒五百個,請元帥發落,問是不是在這裡殺?

  這個時候跟著過來的充當刀斧手的人已經躍躍欲試,人人扛一把大砍刀。

  張無忌哭笑不得,問道:“誰說我要殺他們?這是我請來的客人,這是我挑選的親兵!”張無忌說話的聲音很大,故意讓俘虜都能聽到。

  準備被殺頭的降卒們目瞪口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常遇春、徐達他們也瞠目結舌。

  徐達急道:“教主,你要三思啊,這都是陳也先的親兵死黨,寬縱瞭他們,等於放虎歸山,將來必是禍害。這善心是發不得的。”

  郭寧蓮也說:“是啊,你瘋瞭嗎?”

  張無忌卻不管大傢如何反對,依舊吩咐的大聲喊:“松綁,松綁!”

  教主的命令自然是不可違。被松綁的士兵也有點莫名其妙。

  張無忌又吩咐馬上給他們開飯,做最好的飯菜。

  沒人理解張無忌,又不得不執行。

  不過張無忌倒沒有想著去解釋什麼,心想如果大傢都明白自己這樣做是為什麼的話,那每個人都是開國皇帝瞭,還要自己做什麼?

  其實張無忌如果不是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隻怕他也沒有那麼多的好好主意,隻能說自己占瞭一定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