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娇娇倚天>第195章、萬世基業

第195章、萬世基業

  子夜,朗月當空。

  張無忌帶著明教三百高手,左右跟著兩大美女黛綺絲和郭寧蓮,她們都是一身夜行衣,將窈窕的身材勾勒無疑,就像是夜色中的精靈一樣的迷人。

  三百高手身經百戰,對於此次行動,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著大展拳腳。而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早已經率領十五萬大軍隨時等候。隻要張無忌他們拿下牛頭渚,他們就會指揮大軍跟上,一舉攻破采石磯。

  采石磯,不僅以得天獨厚的山水而馳名中外,而且以其雄踞長江南北之險,扼守東西咽喉之沖而為古今重要津梁渡口。采石磯又地扼長江天險,為歷代兵傢爭奪之地,歷史上許多戰爭都與采石磯有關。

  遠的不說,最近一次讓人民銘記的戰鬥就是金主完顏亮發動侵宋戰爭,宋金雙方在采石磯進行瞭一場決定性的水戰,宋軍在虞允文的帶領下,以一萬八千人大敗十七萬金軍。以一敵十,取得南宋對金兵最為驕傲的戰績,此戰結果造成金軍內訌,金主完顏亮被部下殺死,侵宋戰爭徹底失敗!

  由此可見采石磯地形重要,這裡就是金陵城最後的屏障,隻要翻越采石磯,金陵城便是一座空城。

  元軍在采石磯守軍五萬,使用得當可以阻擋五十萬大軍。而牛頭渚就是采石磯上面的皇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年李白遊采石磯留下三首千古名篇。其中《牛渚磯》就寫到:“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亂石流洑間,回波自成浪。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更聽猿夜啼,憂心醉江上。”

  但是張無忌更喜歡《夜泊牛渚懷古》,“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啟稟教主,一切準備妥當,請下令吧。”楊逍上前稟告的說道。

  張無忌邁步而出,檢閱即將跟隨自己出戰的三百勇士,看著每個人臉上視死如歸的表情,感動無比的動容,不由的道:“兄弟們,這是我們離開總壇,南下第一戰,此戰關乎我們明教的生死和未來,也關乎天下蒼生,更關乎在場的每一位。真所謂成王敗寇,勝利瞭,我們就會永載史冊,成為人民永遠銘記的大英雄,失敗瞭,我們將永遠默默無聞,甚至不會有任何人記取!兄弟們,你們想永載史冊,還是默默無名。”

  “永載史冊,功成名就!驅除韃虜,恢復華夏!!!”三百明教兄弟一起高呼,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豪情萬丈。

  “好,兄弟們,今晚就是決定我們命運的一戰,打出明教的氣勢,讓我們一舉將采石磯拿下!出發!”張無忌一聲號令,戰艦啟動,直撲采石磯牛頭渚而去。

  盡管是子夜,但是皓月當空,元兵很快就發現瞭前來偷襲的明教三百勇士,紛紛向巨艦射來火箭……

  如此緊要關頭,張無忌在距離還有三百米之遙的時候,一個飛身凌空,直飛牛頭渚元兵陣地。

  “教主……”三百勇士見張無忌如此神勇,不由一陣驚呼。

  現場當中,韋一笑輕功最好,他見張無忌已經飛入敵陣,於是跟著飛身而起,直插敵人的陣地。

  艦上的三百勇士見狀,於是加快劃行,在距離陣地不到一百米的時候,三百弟子基本上都開始飛躍直上陣地瞭,隻有少數人是到牛頭渚下面,用竹竿飛撐躍上牛頭渚的。

  守護的陣地的元兵被眼前的情況震驚瞭,還沒回過神來?就看見張無忌帶著三百勇士飛身上來,尤其是張無忌一馬當先,人像燕子一樣輕盈地飛上瞭牛頭渚,雙腳穩穩落地。他太神速瞭,守軍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張無忌揮灑長劍,就地揮灑,劍光所到之處,一眨眼工夫,已將十多個守卒盡皆砍殺到江裡去瞭。

  遠在江面上觀望的十五萬義軍,看到張無忌的神勇表現,看得目瞪口呆,繼而高叫:“壯哉!教主無敵,明教無敵!教主萬歲!明教萬歲……”四周兵船上也是一片歡呼聲。戰鼓升騰,大有雷霆萬鈞之勢,這個時候五千戰艦火把齊燃,從采石磯對面沖鋒而來,火把照亮瞭整個長江,如同白晝一般,戰鼓和呼喊聲更是響徹雲霄……

  在張無忌的帶領之下,三百勇士飛奔而上牛頭渚,不斷十分鐘便掃清瞭牛頭渚陣地的敵人,隨即直沖而下,繼續奮勇殺敵!!

  常遇春、徐達、胡大海、湯和見狀,當即率領十五萬大軍奔下牛頭渚,忙令擊鼓,大軍得以飛舟登岸。

  這個時候的元兵早已經被突如其來的壯觀場面所驚呆,未敢接戰,早已望風而逃。本來已毫無勝利希望的明教水師,在張無忌神奇的攻擊帶動下,轉瞬間大獲全勝,全軍歡呼不已,隨後水陸兩路一舉攻下瞭采石磯重鎮,全殲守敵的元兵!!

  第二天,天放亮的時候,戰鬥結束。盡管經歷一夜的浴血奮戰,但是明教兄弟無一人感動疲累,相反的一個個興高采烈,勝利的喜悅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采石磯本來就是元兵在江南最大的戰營和基地,這裡不但兵器齊全繁多,而且儲存足夠百萬大軍吃一年都吃不完的糧食,有瞭這些武器和糧食,張無忌的部隊得到瞭前所未有的補充和休整。

  此時的士兵們扛著糧食等戰利品登船,一路歡聲笑語。

  張無忌站在采石磯上,一個年輕人在常遇春和在徐達引領下過來見張無忌瞭。

  徐達說道:“教主,這個年輕殺瞭元兵大將,這是從元兵大將身上繳獲的兵符和大印!”

  “好啊,小夥子,幹得不錯。你叫什麼名字?”張無忌問道。

  “回稟教主我是藍玉,乃先鋒營的小隊長。”年輕人聲音洪亮的說道。

  “藍玉!?你今天多少歲?”張無忌心想,藍玉可是虎將啊。不過現在看起來年紀還小的樣子……

  藍玉道:“回教主,我今年十六歲。”

  “年輕有為啊。”張無忌感嘆的說道:“你說說,當年霍去病掛帥西征匈奴的時候,是多大年紀?”

  藍玉搖搖頭,道:“回教主,屬下不懂,不過我知道霍去病一戰成名,砍殺瞭匈奴的大漢單於,留下瞭”封狼居胥“的佳話!”

  張無忌呵呵一笑,說道:“當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裡赴利,斬捕首虜過當,斬獲敵人兩千餘,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瞭單於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瞭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霍去病因此一戰成名,受封冠軍侯。如今你年齡比霍去病當年還小一歲,居然砍殺元兵大將軍,你是頭功。”

  他向身旁的郭寧蓮伸出手去,郭寧蓮把一顆包在紅綢中的大印遞過去,張無忌雙手捧給瞭藍玉。道:“我現在正式任命你做先鋒營的大將軍,以後先鋒營就歸你管瞭!”

  “謝教主!!”藍玉喜出望外的接過大印。

  張無忌道:“漢武帝有霍去病,我明教有你藍玉,我希望你能成為第二個霍去病一樣的千古名將!”

  “屬下定不負教主期望!”藍玉豪情滿懷的回應說道。

  “好!!”張無忌說完,一陣哈哈哈大笑。一邊的常遇春和徐達也跟著一陣哈哈哈大笑。

  這個時候楊逍過來稟告戰況,明教三百勇士無一傷亡。而大軍中攻打采石磯共殲敵五萬三千人,其中俘虜八千人,明教義軍損失一千,其中另有兩千負傷。

  繳獲戰馬、兵器、糧草、軍衣無數,具體數量還在統計,不過從戰績來說,這絕對是義軍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

  張無忌微笑點點頭,這個時候李善長過來,道:“這一次從采石磯得瞭不少糧食,我大軍可不必為糧荒憂心瞭。”

  徐達也道:“以目前十五萬大軍來計算,采石磯繳獲的糧食,足可讓我們守和陽三年都不愁瞭。”

  湯和呵呵的說道:“在江南,有瞭水師就什麼不怕瞭,我們缺糧,但是元兵不缺,我們缺糧的時候就出來打一場,不愁不滿載而歸。”

  張無忌繃著面孔一語未發,並無嘉獎之意。幾個人都不明白張無忌為什麼不開心,他在想什麼?

  人人都歸心似箭,全軍上下一個心思,有瞭糧食心裡不慌瞭,好好回和陽去過安穩日子,幾乎沒有人想到過一鼓作氣拿下金陵。

  張無忌非常明白徐達、常遇春、湯和他們的心態,他們都是農民出生,本身就是小農意識,小富即安。這也是各地義軍存在相同的毛病。很多義軍起來之後,攻占幾座城池,就覺得已經可以稱王稱霸瞭,就墨守陳規,開始劃分地盤,在城裡享福,根本沒想到城池之外還有天下,還有整個江山。

  此時金陵幾乎是沒有守軍,拿下采石磯之後,居然沒有一個將領提出攻打金陵的計劃,把當初張無忌出征前制定的都拋諸腦後,被眼前一點勝利和利益沖昏瞭頭腦。

  張無忌不動聲色,當全軍上下歡天喜地地登上戰船,準備過江北返時,張無忌突然叫楊逍傳他號令,就地把所有大小船隻的纜繩一律砍斷,把船放入激流。

  楊逍大為不解,所有不得不執行命令的將領也都大惑不解。一旦砍斷瞭纜繩,船隊就會順入激流,靠不瞭岸,隻好一鼓作氣順江東下瞭。

  李善長很快明白瞭張無忌的用意,就問:“教主,你是想一鼓作氣東下取金陵?”

  張無忌說:“如今最忌鼠目寸光。不要說士兵,就連將領也都是這樣。渡江作戰為瞭什麼?隻是為瞭劫糧嗎?這次渡江成功不易,正好借此機會來個趁熱打鐵,直搗金陵。”原本張無忌還想休整一下部隊才東下直取金陵,可是聽瞭楊逍的戰報,十五萬大軍壓根毫發未損,這種情況下,他下令砍斷船纜,其實是砍斷將士退縮和圖安逸之心,一鼓作氣拿下金陵。建立千秋萬代的霸業根基,這才是上上之策。

  李善長對張無忌的舉動由衷的佩服和贊嘆,不住的點頭說:“教主,你的遠見非一般人所能及。實在英明啊!!”

  由於事情來得突然,士兵們毫無思想準備,頃刻間戰船已全部砍斷瞭纜繩,大小船隻一下子失去控制,沖入大江激流中,隻能順江而下瞭。好多船上一片恐懼叫聲。

  張無忌這才大聲說:“傳我的話,前面是太平,比采石磯富多瞭,應有盡有。”

  李善長驚呼的道:“教主,你這破釜沉舟之舉,是鼓勵全軍踴躍奪取太平金陵的好辦法。不過屬下你剛才的話會誤導將士,讓他們以為攻打太平、金陵是為瞭搶奪財富,到時候士兵燒殺搶掠就不好制止瞭。想當年劉邦入咸陽,還與咸陽民眾約法三章,才贏得天下……教主你剛才的話,實在有欠妥當啊!”

  “這一點我早已經考慮到瞭!”張無忌微笑的道,說完便約李善長一起,就在船上草擬禁約榜文,把從前的“三大紀律八項註意”再補充幾條上去,抄寫幾百份,讓每個將領隨身攜帶,進城後立即沿大街小巷張貼。獎勵歸獎勵,不能把軍紀也搭進去。這一點張無忌比誰都清楚,當年紅軍如何奪取革命勝利的,不就是靠著嚴明的紀律嗎?

  李善長看著張無忌書寫的禁約榜文,不由的說:“這我就無憂瞭。”心裡同時生出無限敬佩,心想這亂世中,唯有張無忌具備真命天子之相啊。

  如此賢明的君主,將來勢必成就開國大業,跟著他一起,實在是自己的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