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娇娇倚天>第192章、大軍南下

第192章、大軍南下

  張無忌率領明教總壇弟子及各地方抽調而來的義軍共計五萬人,浩浩蕩蕩從濠州城出發南下,盡管各地義軍給張無忌抽調的部隊都是一些老弱殘兵,但是好在常遇春、徐達、胡大海、湯和、郭子興等武將全部跟隨張無忌;另外范遙也把李善長說服投靠張無忌而來,張無忌親自迎接瞭他。

  另外郭山甫帶領兩兒一女、全部傢將一起同樣跟隨張無忌南下。從濠州城出發的時候,當時各路義軍對張無忌此舉並不看好,當時各地明教義軍總數已經百萬人,可是提供給張無忌南下僅有區區的五萬人,其中總壇弟子和殷天正部下加起來都已經一萬人。由此可見各地義軍心裡都已經有自己的小算盤,都心想著保存自己的實力,對於張無忌的南下,不過是觀望的態度。

  張無忌率領大軍從大運河南下,省去瞭部隊長途奔襲的勞累,在指揮艦上,明教總壇大傢繼續一起開會討論南下作戰計劃。

  楊逍對於各地義軍沒有給總壇派遣主力表示極度的不滿,道:“教主下令讓他們派遣主力南下。他們居然敢公然違抗命令?簡直就是豈有其理,看來明教內部需要進行一次大掃除,將一些人驅逐出明教才是。”

  “我看這個很有必要,否則我們將對各地義軍失去指揮的權力,他們壓根也不會聽從我們的。”范遙支持的說道。

  “其實你們沒看出來嗎?他們現在已經不把總壇和我這個教主放在眼裡瞭,我還是那句話,要他們服從我們,光是一個教主的威名和總壇權力遠遠不夠的。在他們看來,現在明教的地盤是他們用血換回來的,跟總壇沒什麼關系!”張無忌說道。

  “豈有其理,沒有總壇的支持,沒有總壇培養的弟子,他們能成什麼大事?現在軍中的骨幹,大多還是我們明教的弟子,隻要教主一聲令下,那些想占山為王的頭頭們,絕對死無葬身之地!”韋一笑憤恨的說道。

  “大傢不要再為這個事情在進行任何爭論,大傢都是為反元出力,無論如何都是兄弟,隻要他們還承認是明教義軍,那就可以!”張無忌說道。

  “萬一把蒙古人趕出中原瞭呢?難道他們想自立為王不成?”韋一笑道:“所以這個事情還不能這樣瞭瞭結,需要讓他們明白,必須要尊崇教主為尊!”

  “韋蝠王所言甚是,必須要遵守教規。否則明教豈不是亂瞭套?”白毛鷹王殷天正也忍不住的說道。

  “那依各位所見,我們對各地義軍首領應該如何管制?”張無忌問道。

  楊逍道:“我看先禮後兵,先給各地義軍首領知會,讓他們來朝見教主,會上如果表示聽從教主的,那還是我明教弟子。如若不願意聽從教主之命的,那就是叛徒,按明教法令應當處死!”

  “對,這個主意好!讓他們一個個不服都不行!”韋一笑得意的說道:“看不出楊左使你平時看似斯文,狠起來還真是不留情面。跟我韋一笑倒是幾分相像……哈哈哈!”

  “哼,對於那些明教叛徒,就應該狠狠的教訓!”楊逍說道。

  張無忌道:“楊左使,你可以按照你剛才說的去給各地義軍首領發通知,隻怕他們沒幾個人會來開會!”

  楊逍道:“不管他們來與不來,教主必須做出表態,給大傢一個態度!如果不來的,那權當退教處理,以後我們也不需要去琢磨誰忠心誰不忠心,他們還是不是明教弟子的問題!”

  “嗯,楊左使這個建議甚好!那就按照你想的去通知他們吧。”張無忌說道。

  楊逍道:“那我們會議時間和地點定在哪裡?”

  張無忌道:“嗯……等打下金陵,你即可通知他們前來。”

  “嗯,也好,這樣也有理由讓他們來開會祝賀。”楊逍點點頭的說道。“可是我還是不太明白教主你為什麼要千裡南下攻打金陵?現在所有明教義軍都在長江以北,這裡有地盤,有民眾支持,我們在北方不是更容易成就大事業嗎?”

  張無忌微笑的道:“這個你就不懂瞭,善長,我聽說你是聽到我決定南下取金陵之後,連連稱贊之後就趕來投奔明教的,不如你給楊左使回答一下。”

  李善長一愣,沒想到張無忌會讓自己回答問題,當即分析形勢說,“教主的心意屬下無法揣摩,我隻按照自己的思考來分析,如有不對,還請教主原諒。”

  “善長。你謙虛瞭,你就跟大傢分析一下你的想法吧!!”張無忌說道。

  李善長恭敬的對著各位做禮,分析的說道:“目前北方義軍主力是劉福通和韓山童的紅巾軍,比我們現有這五萬軍隊大不止幾十倍,這還不包括各地的義軍,北方的地盤已經被他們強占差不多瞭。如果我們還立足北方,那等同於要跟自傢兄弟部隊作對!這不但會加劇我們與各地義軍的矛盾,也會削弱我們的戰鬥力,更破壞義軍之中的團結。更主要的是各地義軍他們在北方對元軍作戰,在北面擋風遮雨,等於為我們豎起一道屏障,我們可放心地向南擴展,有利無害。”

  楊逍等人一下子醒悟過來:“先生不提醒,我們還真是想不明白啊!教主神機妙算,如此一來,相當於也讓他們與元軍作戰中消耗,對我們無疑是大大的好事。”

  “正是如此。”李善長說道。

  “大傢既然都想明白瞭,我們如今再詳細謀劃一下攻打金陵的計劃吧!!”

  張無忌說著,跟大傢一起謀劃瞭如何渡江!

  在用兵大計方面,張無忌非常謙虛,不斷請教各位,盡管他心裡已經有瞭主意,但是還是非常虛心,讓大傢感覺張無忌是非常用心的人。其實攻打金陵,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唯一缺少的就是水師戰艦,但是這一方面張無忌一點都不擔心,反而道:“放心好瞭,等我們到瞭巢湖,就會有十萬水師和五千戰艦瞭!”

  “這麼多?哪裡來的?難不成從天上掉下來的嗎?”韋一笑驚訝的問道,其實大傢心裡都跟韋一笑那樣疑惑,隻是韋一笑把心裡想說的說瞭出來,而其他人沒有敢說而已。

  這時張無忌走出船艙,看著江面,但見波寬浪闊,洶湧東流,一片汪洋。張無忌不禁想起瞭歷史上的苻堅、曹操,不免長嘆,心想,渡江作戰,談何容易,難怪古人稱長江為天塹呢。

  徐達、常遇春等人也很發愁,他們連一條兵船都沒有,過江作戰也要訓練水師才行,也要時日,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

  張無忌道:“放心好瞭,你們忘記瞭我如今是丐幫幫主的夫君嗎?丐幫擁有義軍二十萬,其中水師十萬,丐幫廖永安廖永忠兄弟,還有一個叫俞通海的,都是水寨英雄,他們已經率領五千船隊、十萬水師,屯居巢湖。隻能我們帶領他們南下瞭!”

  所有人聽完張無忌這麼一說,無不大喜過望,一個個摩拳擦掌,就等著渡江一展身手瞭。張無忌親率大軍趕赴巢湖,結果丐幫廖永安、廖永忠他們果然帶兵來投,於是張無忌將兩邊部隊合並,重新整編之後紮營在馬腸口。這裡叫馬腸口真是名副其實,彎彎曲曲的河道確實像一根馬腸子。

  入夜,月色下巢湖似海,馬腸口一帶是細長水域,對面有元軍水師高大的樓船扼住瞭巢湖出口。

  張無忌站在巢湖邊上,與廖永安、廖永忠交談。廖永安身高不足六尺,幹枯瘦小,不像武將,說是店小二差不多。廖永忠卻長得又黑又敦實,二人都是水中蛟龍。

  張無忌看到元將蠻子海牙憑仗著高大的樓船和馬腸河口的有利地勢扼守,對義軍極為不利。

  廖永忠說元軍水師的樓船看上去威武嚇人,行動起來卻不方便,他們可用偷襲的辦法,用小舟圍攻大船。

  張無忌又說瞭很多仗義的話,聽起來,好像張無忌不是為收攏廖永安水師而來,他發兵巢湖純粹是為別人兩肋插刀的義舉。廖氏兄弟和另一個頭領俞通海都很感動,他們聽說明教教主張無忌的大氣、遠見卓識,誰不想在這亂世投奔一個英明之主呢!更何況丐幫已經跟明教結成同盟,連幫主都做瞭張無忌的夫人,那自己還有什麼可想的。而且跟張無忌相見之後,從談吐上看,張無忌果然不俗,他們幾個私下商議一下,從此便把一生的賭註押在瞭張無忌身上。要跟隨張無忌一起東征西討,爭霸天下,成就萬世偉業。

  張無忌轉眼之間,就擁有瞭五千戰艦和十五萬精兵,頓時巢湖的艦隊已經浩浩蕩蕩地開到瞭和長江邊上,但見旗幟飄飄,帆檣如林。他們攻擊的目標是對岸設防的采石磯,不拔下這個兵傢必爭的據點,攻打太平,進軍金陵,都是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