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金融皇帝十二妃>第016章 倒賣鋼材(3)

第016章 倒賣鋼材(3)

  不一會,一輛大皇冠就從工地方向駛瞭過來。

  汽車還沒停穩,一名穿名牌西裝胖子就從汽車裡走出來,並且握著沈青的手歉意道:“這都是下邊這些人不會辦事,沈總大人有大量,可千萬不要介意。”

  眼見真正的老板終於出現,沈青反手指瞭指身後載重大卡車,道:“這批鋼材,劉總是準備幫我送回倉庫,還是打款拿貨?”

  “這批鋼材我們是肯定會要的,這一點請沈總一定放心。”

  這位劉總一邊說著,一邊就從公文包裡取出一張支票請沈青過目,這才微笑著說道:“其實支票我們都已經準備好瞭,這完全是一個誤會。”

  瞟瞭一眼對方手中的支票,沈青冷冷一笑道:“既然是誤會,那麼我們現在就去銀行轉賬好瞭!”

  於是,沈青留下劉港生與那些夥計看住這批鋼材,自己則同陳經理一起跟隨對方去附近商業銀行轉賬。

  十多分鐘後,看著那筆九十多萬款項終於安全匯進公司賬戶,很清楚公司戶頭上現在根本已經沒有流動資金的沈青也不由松瞭一口氣。

  作為一個精明商人,他十分清楚一個公司如果出現周轉不靈(或者說資金鏈斷裂)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情,如是這次真讓對方將這批鋼材拉到工地上,那自己就成瞭他們砧板上的一塊肥肉想怎麼剁就怎麼剁,這筆貨款也會成為一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回來的呆賬。

  想到這裡,雖然沈青在二十一文學早已經經歷過無數商場風浪,這個時候還是忍不住冒出一身冷汗。

  經歷過這一次的事情,他才真正懂得瞭什麼叫隔行如隔山!在變幻莫測的商場上,再精明的人隻要稍不留神就會上當受騙,最終落個血本無歸。

  這時,東南三建那位劉總在辦理過轉賬手續之後,就笑瞇瞇地走過來遞上一張名片,道:“我們東南三建在深圳有三個大工地同時開工,對這種鋼材的要求量十分大,大傢以後還可以長期合作嘛。”

  眼見對方沒有立即表明態度,這位劉總接著又詢問道:“不知道沈總下一批貨什麼時候能到,我們三建願意以高出市場價二個百分點的價格全部吃下?”

  想到剛才險境,心裡有些不痛快的沈青不冷不熱回瞭一句:“這種驚險,我們可不願意再冒一次!”

  “這完全是下面人辦事不利造成的一場誤會,還請沈總一定要諒解。”

  聽出對方似乎還能弄到鋼材,十分清楚現在深圳許多工地都處於等米下鍋情形的劉總,立刻陪著笑臉再次詢問道:“不知道,下一批貨什麼時候能到?”

  打瞭個電話,通知劉港生這邊已經收到貨款,沈青走出銀行時才隨口回瞭一句:“如果不出意外,下個星期應該還會有一千噸鋼材到貨。”

  那位東南三建的劉總聞言,立即追上去說道:“那貨一到沈總就給我們打電話,我們是不打不相識,以後還可以長期合作嘛!”

  “長期合作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下次一定要按照行內規矩貨物過完磅就立即付款,不然我們把貨拉到其它工地,相信價格也絕對不會低。”

  沈青冷冷一笑,道:“我們公司這是第一次做鋼材生意,劉總可是給我們上瞭記憶深刻的一課!”

  “這次完全是誤會,下次絕對不會再出現”用紙巾拭去額頭上冒出的汗珠,劉總連忙保證道:“這次讓你們受驚瞭,晚上我在‘紅雙嚞酒樓’擺一桌酒席向沈總賠不是,到時候還請您一定要賞臉光臨。”

  在商戰上混瞭這些年,沈青自然也清楚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個道理,於是微笑著跟對方握瞭握手:“做生意嘛,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劉總太客氣瞭!”

  驅車匯合劉港生一行人,沈青摸出二千塊塞給領頭的小包工頭,讓他帶幾位前來幫忙夥計找個地方吃頓便飯,這才與劉港生回到瞭公司。

  “這次還真多虧瞭大哥,不然這批運到工地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把貨款拿回來!”

  坐在辦公室沙發上,沈青微笑著就給對方遞上一根香煙。

  “東南三建平時做生意其實還算講信用,這次估計是看你們是第一次做鋼材生意不懂行內規矩,所以才想來糊弄你們。”

  說到這裡,劉港生緊接著還是不忘叮囑瞭一句,道:“不過現在做生意的確要小心點,別看這些大老板做得都是幾個億的大工程,可平時對那些外行人也是連哄帶騙,能先欠著的賬絕對不會立刻付現金。”

  摸出打火機“叮”一聲為自己與劉港生點燃香煙,沈青這才一臉後怕地點瞭點頭:“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再跟這些老滑頭做生意,一定會小心再小心!”

  晚上在“紅雙嚞酒樓”的聚會,由於有東南第三建設公司老總做東質量自然不會差到那裡去,服務人員上的幾個菜都是在內地很難見到的魚翅、鮑魚、青斑魚、大龍蝦這些高級海味,每個人還上瞭一碗香氣襲人的靚湯。

  喝瞭一口靚湯,沈青頓時覺得這種湯跟以前在其它酒樓喝過的味道大不相同,於是轉頭向劉總問道:“這是什麼湯,味道真是很特別?”

  “這是我特意吩咐主廚用單灶熬制的老火靚湯,味道自然不能跟平時那種大路貨相提並論。”

  劉總笑著將主廚的水平誇獎瞭幾句,這才讓沈青猛然明白過來,估計這傢酒樓就是這位大老板名下的產業之一。

  轉頭將這個在八十年代深圳還算華麗包廂打量一番,沈青好像很隨意地問瞭一句,道:“這裡環境還不錯,在現在的深圳應該算得上高檔場所,劉總應該花瞭不少錢吧?”

  “現在的酒樓,隻有把規模做大舍得砸錢,最後才能掙錢。”

  夾瞭一隻鮑魚放到沈青碗中,劉總這才微笑著說道:“這個店前後花瞭近七百多萬,頂下這個門面一百萬,裝修足足花瞭五百多萬,至於人工方面花的錢到不是很多!”

  這時候,似乎也被勾起興趣的劉港生湊過來問道:“那生意還好吧?”

  “這傢酒樓在深圳生意雖然不算太好,可幾十個包廂一般每天都能訂滿,營業客一天也就三、四萬吧。”

  沈青聞言立刻在心裡大概算瞭一筆帳,如果每天營業額每天按照比較低的三萬來計算,那麼一處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一千萬左右,在現在餐飲業純利潤普遍能夠達到百分之五十大背景下,一年的收入最少也有五百萬,也就是說開這樣一傢酒樓這要一年半就能收回成本。

  在心裡把這筆帳一算,本來就已經有心理準備的沈青也不由暗自心驚。看來八十年代未到九十年代初的深圳,還真是遍地黃金!

  席間,由於沈青、劉港生與劉總三人都是社交老手,再加上劉港生與劉總這對同宗“兄弟”現在又都是搞工程的同行,自然不會讓包廂內出現冷場的局面,一頓飯吃得極為舒服。